莫非小妖 作品

第 59 章 也不光是這間鋪子...


這話要是叫一個單純書生聽去,人可不得擼起袖子使勁抄書去了?

宋書生偏還知道技堂。

這不是安信侯太夫人弄出來的嗎?那書鋪的主子又是誰?

太夫人尚在守孝,沒聽說她出來交際,但似乎人脈路子已經鋪陳開了?

宋書生對安信侯太夫人越發有信心。他壓下心裡的種種想法,道:“既如此,那我肯定要幫著抄一本。不過,我近來家裡還有事,想拿回家去抄,不知道行不行?”

掌櫃忙說可以。他表示,他們和宋書生都已經這麼熟了,無需押金之類的,宋書生直接把抄書用的筆墨紙硯拿走就是。甚至掌櫃還直接把抄書的報酬都提前給了。

提前給報酬,固然會存在逃單的風險,但對於讀書人來說,卻非常熨帖。

宋書生這次來莊袁街本就是為了添置筆墨紙硯,這下不用自己買了。

等他回到家,舅舅舅母政難得地和一個常來攤子上買豆腐的老主顧閒聊。他走過去聽了一會兒。那老主顧說:“我在後巷住了這麼些年,真沒想到那一家子能吐錢!”

舅舅怕宋書生聽不懂,還幫著解釋:“就是孫娘子的婆家。”

孫娘子就是那個死了丈夫後被婆家趕出門的寡婦,她女兒靠著自己琢磨,會染一種顏色的布料,被宋書生推薦給安信侯府了。

據老客說,孫娘子那喪盡天良的夫家大哥竟然找過來了!

“城門上不是貼著告示麼,謀害寡婦者,當抄家滅族。當年孫娘子丈夫剛死,她夫家大哥就聯合她公婆,怪她沒給夫家生下兒子,直接把她家佔了,把她們母女趕出門去。現在她夫家大哥看到告示怕了,把當年的家財摺合成銀票,非要孫娘子收下。孫娘子本來不打算收的,還是她家姑娘機靈,直接搶過銀票塞她手裡了。”老客說。

用小姑娘的話來說,這本來就是她們母女該得的。孫娘子是心裡有恨,不想原諒婆家人。但也沒說收了銀票就原諒他們啊,銀票確實是收了,心裡還繼續恨著唄。

“要我說,那一家子還是沒安好心,知道她們只母女兩人,非要大張旗鼓地跑來送銀票,銀子嘛其實沒多少,但這要是招了歹人的眼……”舅舅露出了厭惡的表情。

老客說:“幸好孫娘子還有遠親能投奔,她們已經投奔遠親去了。”

其實是提前住到五溪鋪的莊子上去了。

宋書生很喜歡看到舅舅這一副鮮活的樣子,這意味著舅舅在“走出去”。

他心裡倒是十分清楚,其實城門口的告示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老客的話中存在不少謬誤。許多百姓對朝廷告示都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有時就連“其一”也都理解得不正確,這倒不是說百姓蠢,只因為他們見識有限,自小也沒學過什麼大道理。

如果百姓們能自己看得懂告示而不需要他人轉述,他們能擁有穩定的獲得訊息的渠道,他們能有機會學一學很多其實不難的道理,他們就不會時常聽風就是雨了。

但有時錯了錯了,也能有好的結果。孫娘子母女不就收到賠償了嗎?

單說告示上強制守寡、逼死寡婦的現象,其實這種情況最為嚴重的,是在那種宗族力量非常強大的地方,尤其是一個姓氏聚居的,有時候所有人都是“共犯”,連官府都奈何不了他們。帶著捕快打過去,宗族裡的年輕人能扛著鋤頭打回來。當然,要是官府發了狠整治亂象,直接與當地武官申請,靠著軍隊肯定能把他們鐵血鎮壓了。

想不流一滴血就把一個新政策推行到底,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不在意效率,用水滴石穿的功夫,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想法。

比如說……

宋書生陡然一驚,視線下意識看向自己的書房,書房裡擺著他改編好的戲本。

比如說……用這種通俗的必然會在民間廣為流傳的雜戲?

這也在那位太夫人的意料之中嗎?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