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小妖 作品

第 84 章 宋書生當居首功,...


生父是世家子,這是他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的了。

他自小就知道宋是生母的姓氏。而他之所以隨了母姓,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舅舅舅母厭惡他生父,卻又非常懷念他生母,她們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奇怪。但也意味著他生父的姓氏可能有一些特殊,特殊到一旦他姓了,人們就有可能揣摩他的身份。

再就是,他的舅舅舅母雖然在外人面前瞞得很好,但她們並不防他,偏他記事早又幾乎過目不忘,哪怕有些事小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隨著年齡長大,他從記憶裡翻出來,慢慢也就琢磨明白了。她們真的不像是平民家裡教養出來的普通女孩。

在她們口中,他生母是個心性堅韌之人,不乏學識、見識和教養,在有限的相處中教了她們很多東西。而就這麼聽著,他生母像是高門裡精心培養出來的小姐。所以在最開始,他想過舅舅舅母可能是生母身邊的丫鬟。但即便是最最得寵的丫鬟,像副小姐一樣養大,一點不懂針線,這也太奇怪了。再就是她們的見識其實更偏市井,並沒有高門痕跡。又有其他作為佐證,宋書生基本可以確定至少舅母肯定曾落風塵。

確定舅母的出身後,宋書生可以判定他生母肯定是因家族落難等原因被沒入教坊了。她與舅舅舅母是在教坊認識的。若生母不曾入過教坊,那麼一個大家小姐無論未婚已婚,都不可能認識舅舅舅母這樣身份的人,更不要說彼此之間還結下了情誼。

他生母應該在教坊裡待了不短的時間,至少也有一兩年。

而這個推論其實又能佐證他外室子的身份。因為即便是納妾,妾也得有正經身份,沒入教坊的女眷,怎麼可能正經進門?只能被養在外頭。

而再打個比方,如果他親生父親身份不高,比如是個商人之類的——可商人並沒有權利把落難官眷從教坊裡接出來——他生母既然心性堅韌,連最艱難的日子都熬過來了,為什麼不借機拿捏住這個商人,至少先叫自己活下來,然後再去圖謀其他?

所以,他生母應當拿捏不了他親生父親,也無法反抗那個男人。

新朝建立後,舅舅舅母帶著他回到京城。一方面是覺得當年趁著災難出逃,他們把假身份落實得很好,不太容易被查出去。另一方面舅舅舅母還是為他前程著想。但要說她們心裡完全不慌,又不是,她們好似還是怕被發現。她們的心理是矛盾的。

於是宋書生就知道,首先他生父肯定還活著,至少他家族還在。但他們一般情況下不太會來找他,這意味著他確實就是外室子一類的,這樣

的身份才不叫人重視。

第二,他生父或者他生父的家族在前朝和新朝都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如此在前朝,生母才無法反抗那個男人;在新朝,舅舅舅母又不擔心他的真實身份暴露後,他會被生父連累。假如他是前朝宗室子,那舅舅舅母肯定早帶著他躲深山老林去了。

那究竟是什麼人,在前朝風光,在新朝依舊得意呢?

這似乎已經很好猜了。

再有,舅舅舅母雖然不樂意他被生父那邊發現,但她們似乎又能肯定萬一他被生父那邊發現了,他們並不會對他怎麼樣——至於會不會對舅舅舅母不好,這從來都不在她們的考慮中,她們甘願犧牲自己——若不然她們也不敢帶著他回到京城裡。這意味著生父的家族對外肯定有著很好的口碑。底層人不懂上層的勾心鬥角,輿論說好的,他們就覺得是好的。哪怕她們厭惡他生父本人,但似乎並不厭惡他生父的家族。

直到宋書生道破前朝宋舟大人被抄家滅族的真相,舅舅舅母才又受到了驚嚇。她們好似第一次知道世家不是什麼好東西。世家不是某個人壞,而是整個都是壞的。

如此,宋書生基本能猜到他親生父親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了。

至於親生母親這邊……宋書生垂下眼瞼。

萬商連忙說:“既然還不確定,那就再等等。總要做得萬無一失才好。(<a href=".co.co)(com)”
</p>
                          

宋書生心道,太夫人果然還是心善,又有一股正義。

若太夫人真能把他的身世平得完美無缺,他也願意去考科舉,日後和安信侯府互相扶持;若平不掉,他一定要當上太夫人身邊的幕僚。哪怕是耍賴,他也賴定了。

萬商不打算把前朝史官的信攥在自己手裡。

她打算等詹權下班,就和詹權聊聊,再由詹權呈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