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小妖 作品

第 85 章 太夫人恩同再造,...


第一折戲是年輕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暗中給鎮上的那家布樓設了陷阱。這個布樓可了不得,既做布匹生意,又做成衣生意,其主子是鎮上一頂一的富戶。但在年輕人的精心算計下,布樓生意接連虧損、賠得血本無歸,差一點就要倒閉了。

第二折戲是倒序,說十八年前的布樓就只是一家小小的布店。布店的少爺和鎮上另一家成衣店的小姐兩情相悅、互結連理。但少爺家裡卻暗自勾結山匪,趁小姐父兄出門進貨時把他們殺了,害小姐家破人亡。小姐懷著七個月身孕時,忽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她當時處境艱難、無法報仇,只能藉口出門祭拜親人,趁機假死而去。

第三折戲又回到十八年後,年輕人終於集齊布店謀財害命的證據,呈到縣令面前,縣令秉公執法,判了罪魁禍首砍頭,又判其他人流放。年輕人見布店一家惡有惡報後釋然一笑,然後自盡而亡。原來這個年輕人就是成衣店小姐當年肚子裡的孩子。知道生父一家是惡人,他決心要幫生母報仇。但生父畢竟是生父,他只能自裁謝罪。

宋書生把故事讀給舅舅舅母聽。

這故事顯然在隱射什麼,但細節上又和現實截然不同。

至少現實中絕不存在什麼兩情相悅、喜結連理。

一開始,舅舅舅母就只是聽故事而已。聽到後來,她們聯想到了什麼,都變了臉色。舅母一個勁地搖頭:“這年輕人太傻了,真是太傻了,他怎麼能自盡呢?他生父那一家子都是罪有應得。他最後哪怕遁入空門呢?自盡不好,鈺兒你快改了吧!”

宋書生心道,其實年輕人選擇自盡,這是符合世間禮法的。普世的價值觀就是這樣,子告父是重罪。如果舅舅舅母沒有通過這個故事聯想到什麼,她們絕不可能這麼激動。所以即便生母家裡不是他猜得那樣,也肯定和生父有仇,這已經能確認了。

舅舅舅母之所以選擇瞞著他,就是怕他像故事裡的年輕人那樣陷入兩難境地。

宋書生便說:“故事就只能這麼寫……但如果我是故事裡的年輕人,我可以把報仇一事做得更隱秘些,叫人聯想不到我身上,這樣一來我自然就不用以死謝罪了。”

舅舅舅母對視一眼。舅舅問:“這故事叫人聽著難受,何必拿

自己做比?生母和生父有仇。生母是好人,生父是壞人。不報仇,對不起生母;報仇,又叫人說嘴。(筆?╬趣閣小說)_[(.co)(com)”


“不報仇,確實對不起生母。但報仇並沒有對不起生父。故事裡的那個生父,他好似從未養過那位年輕人,既沒養,何來恩?回頭我要把這個故事說給安信侯太夫人聽。她和善極了,喜歡聽我講戲。只怕她也會這麼想,生父既沒養育,何來恩情?”

舅舅自然不知道宋書生是去安信侯府做幕僚的,聽了這話直點頭:“我知道太夫人好,當初她在衙門口說的那些話,陳平那小子都講好多回了,叫人聽著真舒坦。”

舅母也接話道:“孫娘子前些天特意寄了一封信給我們,說是謝我們當初把她母女引薦給了太夫人的技堂。孫娘子帶著女兒如今在那莊子上住得好極了。她每日就幫著技堂做做飯,竟然也給算工錢。她女兒更是了不起呢,一邊繼續染布,一邊還學了字。我們收到的信就是她女兒寫的,雖然只是些大白話,但也很厲害了,是不是?”

好似每次提到安信侯太夫人,舅舅舅母都會比平日裡鮮活。

如果太夫人真也覺得生父不養就無恩情,那舅舅舅母會立刻放心不少。她們便叮囑宋書生,一定要把這個故事說給太夫人聽,然後一定要記下太夫人是什麼反應。

宋書生自然乖乖點頭。

正好這時太夫人差人來找,舅舅舅母二話不說就把戲本子塞進宋書生懷裡,迫不及待地趕了他出門。宋書生瞧著她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那我就走了啊!”

到了安信侯府,便有下人引路,引宋書生走去萬商住的榮喜堂。

大戶人家講規矩,不會由客人在府裡亂走,引路的下人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客人基本上就不會撞上府裡女眷了,也不會走到什麼不該去的地方。但偶爾會有意外。

萬喜樂如今一直跟著思玉唸書。

和思玉相處多了,萬商慢慢就看出來她心理上存在一些問題了,不僅領著思玉在練武場上跑步,還囑咐萬喜樂,白日裡太陽好的時候要拉著思玉走出屋子去曬曬太陽,看看花花草草。曬太陽有助於維生素吸收,某種意義上確實會叫人心情好起來。

既是為了老師的健康,萬喜樂自然重視萬商的囑咐、認真照做。

但對於思玉來說,白日太陽好的時候就是最適合讀書的時候。既然要讀書,那就好好讀,怎麼能去外頭玩呢?而且她本質上是一個不愛動的人,她喜歡待在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