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遮風範 作品

第五十七章 邊塞詩

 龍椅之上,太祖皇帝眼睛微眯,眼底寒光湧動。

 滿堂文武叫這高月番邦如此詰難,倒打一耙,偏偏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現場作詩,直接用實力打臉對方。

 反而是個個無能狂怒,瞻前顧後。

 而面對百官怒目,高月使臣非但不懼,反而更加張狂。

 “怎麼,所謂中原便是如此嗎?原來天朝上國,不過是空有虛名而已!”

 說著又面向太祖皇帝一拱手:“大周皇帝陛下,我等只不過是想要見識一番中原文化而已,沒想到今日大周宮宴,滿堂都是大周高材之人,卻連如此一個小小願望都無法滿足,說出去實在令人恥笑。”

 縱使太祖皇帝城府極深,此時面上也是有些掛不住。

 目光掃過殿內眾官,特別是自稱“聖人學生”那一片的儒門文生,冷聲開口道:“諸卿,你們可有人作詩一首?”

 要是換做往常,哪怕是在私底下,這些所謂的“儒生學子”們流連勾欄之地時,也能隨口縐出那麼一兩句酸言酸語來。

 哪怕只是下等之作,也能叫他們相互吹捧,直當做千古文章來傳頌。

 可是眼下,卻沒有一個敢冒頭的。

 因為他們心底都清楚,這個高月使臣擺明了是來挑刺的,假若真有那般才華,倉猝之間也能作出上等之作,哪怕是中等,也算是好的。

 可要是貿然接下,結果做出來的卻只是尋常水平,必定會被對方抓住大肆嘲笑侮辱。

 而這樣一來,丟的可就是大周的臉面。

 到時候可就不是受一番嘲弄那麼簡單,說不定太祖皇帝一怒之下,當堂就要抓住治罪,那不是得不償失?

 當下太祖皇帝雖然看起來已然動怒,但畢竟不是針對某一個人。

 這些儒生們平時一個個嘴裡都是“聖人教化,家國天下”,真到了關鍵時刻,實際上最擅長的還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都不應,大不了太祖皇帝暴怒群責一番,大家都捱罵,大家都沒事。

 了不起罰一點俸祿而已,反正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都下了大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