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清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身份揭曉

她們查到,雖然這表面看上去只是彭城劉氏為了催收其借與徐家灣百姓度過洪災的錢糧所引發的糾紛,但種種跡象表明,彭城劉氏此舉卻像是早有預謀。

洪災發生後不久,彭城劉氏就先後派出了多名劉姓族人管事到幾處洪災最嚴重的地方。他們做的事也非常一致,那便是在當地縣衙賑災不濟的鄉里大肆宣揚彭城劉氏願意出糧出錢幫助受災的百姓度過難關的善舉。

一如劉十二在方縣對徐家灣百姓做的那樣,他們也都讓拿了錢糧的百姓簽字畫押,言明等洪災之後大家的日子緩過勁兒來會收回借出的這些錢糧。

但大部分人並不像劉十二那樣還未到約定的時間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催賬,還勾結縣衙用盡手段來打壓意圖反抗的百姓。所以,劉氏在其他幾處地方收抵的田產雖然遠少於方縣,卻也並沒有鬧出地方百姓跟劉氏槓上這樣的麻煩事,相反,劉氏還在彭城郡內外贏得了不錯的名聲。

這也是徐家灣百姓屢屢喊冤,卻始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原因之一。因為旁人看到別處同樣借了錢糧的百姓對此甘之如飴,對劉氏也感恩戴德,只有徐家灣的百姓不停鬧事,只會覺得徐家灣百姓貪得無厭。

不過,如果不是劉十二把事做絕,引起徐家灣百姓的激烈反抗,流蘇她們什麼時候能找對方向還不一定呢。

她們在察覺到彭城劉氏的所作所為或許早有預謀後,又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打入劉氏內部去調查。

果不其然,她們查到在洪災發生之前,彭城劉氏突然大肆採買了大量的糧食,還去錢莊承兌了大量銀錢。

劉氏對外宣稱由於連日陰雨,劉氏族長擔心散落在外的劉氏族人房屋受損,生活不濟,決定暫且將彭城郡內遷居在外縣的劉氏族人召回族裡。正好恰逢老族長七十高壽,讓所有族人齊聚一堂,共同為老族長賀壽。

很快,劉氏散落在外的旁支偏脈的族人都被請回了主家。此後不久,洪災就突然爆發,彭城郡各縣上下損失慘重,而那些本應和其他百姓一樣損失慘重的劉氏族人,卻都因為齊聚主家而恰好倖免於難。

洪災發生後,劉氏以供養召回的族人為由籌集的大量糧食、銀錢便被順理成章地借給了受災的百姓。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自然,世人知道後無不誇讚劉氏當家人心繫族人,劉氏族人在洪災中受損最小便是因果福報。

但流蘇她們在調查到這一切後,更覺得洪災前後發生的所有的巧合和理所應當,無不是彭城劉氏包藏禍心的蓄意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