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2章 四大農學家

只要知道這一條路行得通,那就可以放心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實驗出產量高的雜交水稻。

元朝。

王禎(zhen)對袁隆平的一生經歷頗有些感同身受,彷彿在袁隆平身上找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他和袁隆平一樣,考取功名之後,就被元庭安排到這種窮鄉僻壤擔任縣官一職。

他來到旌德縣任職後,看到當地的百姓生活貧窮。

為了讓百姓吃飽飯,他帶著百姓積極從事農業生產。

憑藉他對農業方面的瞭解,成功讓百姓糧食豐收,讓百姓能夠吃飽飯。

他和袁隆平所不同的是,他沒有研究出如此高產的雜交水稻。

那1500公斤的雜交水稻畝產量著實把他嚇得不輕。

不過袁隆平研究出高產雜交水稻的辦法讓他看到了希望,說不定自己按照袁隆平的辦法也能研究出一些成果。

他不指望能達到袁隆平那般厲害的高度,只要能讓元朝的水稻畝產量提高几十斤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不過一想到前不久剛剛編纂好的《王禎農書》就有些頭疼,看來要等雜交水稻研究出一些成果添加進去之後,《王禎農書》才能出版。

要不然沒有雜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王禎農書》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大明。

崇禎看到後世的水稻畝產量高達1500公斤,一整個大震驚的表情。

他們明朝的水稻畝產量才不過100公斤出頭,後世的畝產量整整是他們大明朝的15倍。

這讓他對後世的農業發展極為羨慕,明明不到400年時間,怎麼糧食畝產量相差如此懸殊呢!

看到後世的糧食畝產量如此逆天,他雙眼嫉妒得發紅,恨不得把袁隆平弄來大明幫他也提高一下大明的糧食畝產量。

自從他登基以來,就沒有過一天好日子。

不是今天這裡大旱,就是明天那裡大旱,天下百姓餓死的不計其數。

他每次看到這樣慘絕人寰的奏章,他就狠自己沒用,不能讓天下百姓吃飽飯。

要是他們大明的糧食畝產量也有那麼逆天,哪怕是後世的一半,他的大明也不會到如今的局面,天下百姓也就不會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