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9章 宋真宗趙恆(大章)

【第五位是唐玄宗,唐玄宗名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

由於從小於危難中成長,更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他在登基大寶後,仁義治國,禮賢下士,賞罰分明,不濫用刑法,不包庇親人,廣開言路,善於聽取意見,減輕百姓負擔,減少稅收,重視文化和科技,使得唐朝人才輩出。

政治的清明導致經濟與文化的飛速發展,以至天下富庶,在開元年間出現了空前的盛世景觀。

正是出現了開元盛世,朝中大臣們紛紛上書,請唐玄宗東至泰山封禪,李隆基在一番謙讓之後也坦然接受,於開元13年到泰山舉行了封禪儀式。

大隊人馬到達泰山之西時,突然狂風大作,頓時隊伍亂作一團,封禪使急忙打了圓場,才讓眾人安下心來。

可是,不料到了晚上突然狂風又起,令李隆基不禁開始坐立不安,他虔誠的向上天禱告。

或許是上天知道他為國為民,亦或者他的禱告起了作用,不再狂風大作,也順利完成了封禪。】

【第六位是宋真宗趙恆,宋朝第三位皇帝,說到封禪的皇帝中,最不應封禪的當屬他宋真宗。

其餘幾位皇帝封禪都是有功績在身,而他宋真宗卻安守一隅,打不過遼國,驅除不了外辱,還簽訂了侮辱性的檀淵之盟。

最令人不齒的是,趙恆竟然認為他做了一樁自傲的功績,驕傲自得。

然後有一位諂媚臣子向趙恆進言,讓他舉行封禪大禮,本就好大喜功的趙恆怎能不動心,於是欣然同意。

趙恆即於十月初正式就道東行,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隊伍便向泰山而去,經過17日的長途跋涉到達泰山,山下齋祭三日,登上泰山,完成祭天大禮後,第二日舉行祭祀地神之禮,再然後就是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前前後後花了幾十天的時間,在泰山舉行了一連串的鬧劇,而趙恆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位封禪的皇帝。

正是由於宋真宗的不恥行為,讓後世歷代皇帝都不屑與之為伍,泰山封禪似乎成為了一個笑話。

於是自趙恆之後,沒有皇帝再舉行封禪大典了。】

大唐。

李隆基:朕就知道又要捱罵了,一介紹朕就說什麼活太久,恨不得朕早死的。後面發生了什麼事倒是告訴朕啊,朕也好早點做準備啊,除了罵朕什麼有用的信息都不說,這讓朕怎麼應對,朕豈不是白捱罵了?

儘管他早有心裡準備,但看到後世人詛咒他早點死時。

他還是破防了,整張臉十分難看,陰沉無比。

任誰被辱罵早點死都會憤怒的,更何況他這個帝王。

在平時,他身為大唐的皇帝,誰對他不恭恭敬敬的?誰敢詛咒他早點死?根本就沒有人有這個膽子。

可現在呢,這兩天他已經不知道被後世人罵過多少次了。

只要天幕上有關於他的介紹,他少不了要挨一頓罵。

可罵就罵吧,你倒是告訴朕原因啊!

什麼都不說,他都不知道後面到底出了什麼變故,以至於後世人如此詛咒他。

憤怒的同時,他心頭陰雲密佈,有一絲恐懼在心頭蔓延。

就憑這麼多後世人罵他,他大致也能猜得到一些原因。

估計是他執政後期出現了重大錯誤,導致大唐帝國陷入危局,開元盛世急轉直下,甚至很有可能出現全國動亂的局面。

也只有這個可能性,才會使得後世人詛咒他早點死。

可他怎麼也想不通,如今開元盛世被天下臣民稱讚,還有什麼樣的危機隱藏在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