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54章 小冰河時期

現在的天災就已經夠讓他們絕望了,未來年年都會發生的天災令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要不是大家知道崇禎陛下上繳了土豆和紅薯這樣的高產糧種,恐怕這會兒很多老百姓會因為太過絕望而自殺。

現在大家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陛下早日培育出足夠多的主糧種子,這樣他們才能早點種植土豆紅薯。

乾隆:原來大清發生這麼多的天災,並不是因為什麼搶了大明江山,純粹是小冰河時期造成的。

讓他鬆了口氣的同時,他也非常好奇小冰河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怎麼如此厲害,能夠持續幾百年。

雍正:主播,為什麼會有小冰河時期,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的,怎麼持續時間這麼長。

這個問題不僅是雍正想問的,大明各朝的古人也同樣有這樣的疑問。

“小冰河時期和太陽活動密切相關,太陽活躍時,氣溫升高,太陽活躍性下降,進入短暫的休眠狀態,就會導致溫度降低。”

“而太陽的活躍性和這個世界的溫度息息相關,太陽不活躍時,這個世界就會進入小冰河時期。”

“在一萬年前,氣溫有一段驟然升高的時期,而且保持了相當平穩的狀態長達七千多年,這樣的氣候給予了人類發展良好的條件。”

“隨後小冰河時期的到來,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從而造成糧食大規模減產,這樣一來就會出現饑民,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盪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

“第一次小冰河期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饑荒造成的戰亂導致國家人口急劇降低。”

“第二次小冰河期是東漢末年、三國、西晉這段時間,東漢末年的漢族人口是六千萬,幾十年饑荒和大戰亂後到西晉一統時漢族人口僅剩七百七十萬。”

“第三次小冰河期橫跨唐末、五代、北宋初年,唐末漢族人口也是六千萬,至北宋初期只剩兩千萬。”

“第四次小冰河期就是明末清初,得益於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戰亂損失的人口很快就恢復過來了。”

聽到主播說到小冰河和太陽活動有關係時,各朝古人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說法頭一次聽說,感覺非常新奇。

而且關鍵是通俗易懂,大家基本上都聽得明白。

太陽活躍,溫度就高。

太陽不活躍,溫度就低。

這就好比白天太陽出來的溫度比大晚上要高得多。

可當主播說到歷史上居然有四次小冰河時期,各朝古人一個個驚呆了。

本來還以為小冰河時期只是明朝末年發生的,大家只是當一個故事在聽。

可聽著聽著,發現他們的時期也有小冰河。

諸葛亮:我說天下大旱怎麼持續了幾十年,原來是碰上了小冰河時期,而且看樣子還會持續到西晉時期。

之前他就一直奇怪,這大旱持續的時間也太長了,明顯有些不正常。

縱觀歷史,就沒有哪朝哪代的旱災持續幾十年的。

要是小冰河時期的話,那一切都說得通了。

只是讓他憂慮的,是小冰河時期還會延續到西晉時期,也就是說旱災還會持續幾十年。

這對天下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不過好在這場大災難有了解決之道,那就是他昨天搶到的土豆盲盒。

有了他搶到的土豆,再加上主公搶到的紅薯,要不了多久,他們蜀國的老百姓人人都能吃上土豆和紅薯。

趙匡胤:原來朕的大宋也有小冰河時期啊!不過好在小冰河時期只是持續到北宋初年,也就是這兩年就要結束了,真是可喜可賀。

他之前沒有仔細分析過天下戰亂不斷的深層次原因,現在知道了小冰河時期,他一下子醍醐灌頂,徹底搞明白了。

北宋初年時期的老百姓得知小冰河就要結束了,一個個欣喜異常,恨不得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他們出生在戰亂的年代,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時刻想著結束亂局,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太祖陛下建立大宋,他們也鬆了口氣,終於是迎來了希望。

可大家內心深處還是有濃濃的擔憂,畢竟天下大旱還在持續,和平的局面隨時會再次陷入戰亂。

但現在大家沒有這個擔心了,小冰河時期在大宋初年就要終結,這就意味著旱災將成為過去,而他們也將徹底迎來和平安定的生活。

崇禎:抗旱的高產作物土豆、玉米、紅薯便宜了滿清,明明是朕大明的東西,結果全部為別人做了嫁衣。不過,這一次肯定不會重蹈覆轍,即便小冰河時期還會持續,但朕絲毫不心慌,有了從主播那裡搶到的高產主糧,朕肯定可以力挽狂瀾,挽救大明於水火。

一想到原先歷史上的他不知道高產農作物就在大明,最後全部便宜了滿清,他就鬱悶不已。

守著寶山而不自知,誰知道了都會鬱悶的。

不過現在情況已經轉變,他不僅有寶山,而且還是比原先更高產的寶山。

“明朝末年,大量的自然災害氾濫,可以說,幾乎年年都有一種或幾種自然災害在華夏大地肆虐。”

“崇禎在位十七年,年年大災,各種雪災、水災、旱災、蝗災,連年發生,死傷無數。”

“南京和北京從天啟元年到崇禎年間數十年的時間裡,先後發生數次地震,給明朝帶來了大量物資損失,人員傷亡。”

“如此頻繁的自然災害肆虐在底層的老百姓身上,幾乎是一場天災還沒緩過來,又繼續衍生出另一場天災。”

“天災的爆發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造成饑民遍地,人吃人的人間地獄。”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饑荒引發的瘟疫,北京城之所以敗得那麼快,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瘟疫肆虐造成的。”

崇禎:什麼?主播,你是說瘟疫傳到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