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55章 大清崛起

皇太極:朕雖然不是漢人,但熟讀漢家典籍,還是知道圍魏救趙的道理。

以他們大清的國力,在遼東站穩腳跟就已經是極限了。

他們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戰勝大明,還需要不停的削弱大明的力量。

而大明國內爆發的農民軍起義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大清和農民軍有共同的敵人,屬於天然的盟友。

大明國內肆虐的農民軍可以極大的削弱大明的實力,他們大清自然不可能坐看農民軍被明軍剿滅。

大清和農民軍兩者的關係就是唇亡齒寒,在他們大清的實力足夠強大之前,還需要農民軍牽制大明。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坐看農民軍和明軍打得你死我活,在農民軍快撐不住的時候,他再出來圍魏救趙,幫助農民軍獲得喘息的機會。

“1640年,皇太極為打通關寧錦防線,發動了一場決定明朝命運的大會戰,稱為松錦之戰。”

“皇太極率軍圍攻錦州,崇禎只能放下國內的農民起義軍暫且不管,集中了幾乎全部明朝軍隊共十三萬人,在洪承疇的率領下援救錦州。”

“松錦之戰歷時兩年,最終以明軍的慘敗而告終,明朝多年的精銳主力部隊損失殆盡,錢糧損失無數,這幾乎掏空了明朝的家底。”

“戰後,明朝關外鐵騎損失殆盡,只剩下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1644年,吳三桂獻關降清使清軍成功進佔北京。”

“隨後清廷又發動一系列戰爭,平定了大順、南明等政權,最終徹底取代大明帝國。”

吳三桂:當年要不是李自成迫害本王的家人,本王也不會引清軍入關。

已經是大清平西王的吳三桂回想起當初投降清軍的那一幕,還彷彿歷歷在目。

當年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而他的父親被李自成施加酷刑,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李自成的副將劉宗敏強行霸佔。

一怒之下,他打開關門,引清軍入關,就是為了給家人報仇。

除了為家人報仇這個原因,他除了投降清軍,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

崇禎上吊自殺,意味著大明正式滅亡。

在這種困境下,他面臨艱難的選擇,投降李自成,投降清軍,自立為王。

而他和李自成有生死大仇,不可能投降李自成。

至於自立為王,也不現實,他的實力比不上李自成和清軍。

要是自立為王的話,他正好處於中原和東北關外之間的戰略要地,勢必會遭受李自成和清軍的聯合攻擊。

而當時天下實力最強的,就是清軍,所以投降清軍是他最好的出路。

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他做的決定是正確的。

不僅剿滅了李自成報仇雪恨,還成為平西王保住了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