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56章 被吃垮的大明

“其實從這一刻,大明被吃垮的悲劇就已是註定的死棋。”

朱元璋:咱當初制定祖訓的時候,確實考慮不周,不過一切還來得及。

他深吸一口氣,他優待皇室宗親的本意是為了讓朱家子孫永享榮華富貴,可不是為了吃垮大明,從而造成大明朝滅亡。

既然這個祖訓有問題,那就更改一下。

“崇禎繼位之時,大明已徹底江河日下,風雨飄搖,部分藩王的俸祿與補貼已經拖欠了許久。”

“不過這些藩王嘴上哭窮,心裡卻毫不在意。”

“因為他們早已經發現了一種比領補貼更賺錢的方法,那就是大搞土地兼併,動輒吞併成千上萬良田的行為,讓地方百姓與地方官敢怒不敢言。”

“同一座城內,朱氏宗親聲色犬馬、鶯歌燕舞,普通百姓食不果腹,賣兒賣女。”

“隨著農民起義與八騎鐵騎的內外雙重打擊,這些擁有大量財富的藩王,按說應該與一窮二白的崇禎皇帝同仇敵愾。”

“然而非常諷刺的是,這些藩王卻紛紛選擇作壁上觀,麻木不仁。”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無非以下兩點。“

“首先,崇禎本身佔有非常大的責任。”

“當年清軍壓境十萬火急,駐地南陽的唐王朱聿鍵救駕心切,便私自募兵北上勤王護駕。”

“結果崇禎不分青紅皂白,就以藩王不得掌兵的祖訓,將唐王廢為庶人。”

“從此,本就麻木冷血的各路藩王皆以此為戒,理所應當的隔岸觀火。”

“其次,這些藩王非常聰明,他們知道只要自己捐錢,那就無疑向朝廷宣佈自己不靠俸祿,還能過得非常優渥。”

“所以一旦崇禎秋後算賬,那自己就是惹火上身,自討苦吃。”

“主播不得不說,明朝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缺聰明人,但有些事壞就壞在聰明人實在太多。”

崇禎神色複雜,大明藩王見死不救,其中還有他的責任。

他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也猜得到自己為什麼會把唐王貶為庶人。

無非就是擔心唐王趁著天下大亂,趁機建功立業,然後搶奪他的江山。

那時大明本就危機四伏,覬覦皇位的勢力太多,他不想又來一個唐王。

不過現在不用了,他不會再讓悲劇重演。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打洛陽,守城將士苦求洛陽的福王拿出一些金銀激勵士兵守城,而福王一毛不拔,充耳不聞。”

“結果城破之時,群情激憤的農民起義軍將這個三百多斤的福王活活給煮成了一鍋粥。”

“福王府中那地窖裡的百萬金銀也被李自成搜刮一空,福王的結局就是明末其他藩王的結局。”

“李自成知道這些藩王富甲一方,於是僅李自成屠戮的藩王就十二位。”

“其他各路藩王也沒有躲過清軍的大屠殺,被搶奪的金銀之多難以計數。”

福王聽到自己悲慘的結局,被嚇得瑟瑟發抖。

為了避免歷史重演,自己被農民軍烹飪,他暗下決心,決定還是出手幫助皇帝。

不管怎麼說,皇帝是朱家人,只有保住了大明江山,他才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