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74章 改朝換代

 第174章 改朝換代 

 各朝的古人看得很明白,高宗李治病重後,武則天大權在握。 

 恐怕接下來,一旦李治病逝,那武則天將徹底獨攬大權。 

 沒有了李治的制約,武則天將在篡權奪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大家目不轉睛的盯著主播,馬上就是最高潮的部分,武則天將從一代皇后一步步變成一代女皇,這緊張刺激的環節是大家最為期待的。 

 畢竟女皇可是亙古未有之事,史無前例,後無來者。 

 縱觀整個歷史,武則天是唯一一個女皇。 

 也正因如此,大家格外想知道武則天是怎麼一步步登上皇位的。 

 尤其是各朝一些有權勢的皇后,就更為關注了。 

 她們很好奇,同為皇后,怎麼武則天就那麼有本事,硬是完成了從皇后到皇帝的華麗轉身。 

 要說眾多皇后中最感興趣的,還得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 

 呂后以前從未想過女人還能當皇帝,如今看到武則天成功登頂皇權寶座,她不禁也有些意動。 

 她和劉邦的關係並不好,劉邦一直不待見她。 

 要不是她有足夠的權勢和手段,劉邦早就把她的後位廢了。 

 丈夫不省心也就算了,更關鍵的是兒子劉盈也不省心,就沒一個可以依靠的。 

 她此刻倒是覺得,沒有必要把希望寄託在這對不省心的父子身上。 

 有時候,靠別人,遠不如靠自己來得可靠。 

 想到此處,她的目光緊緊盯著主播,準備聆聽一下女人的楷模是怎麼從皇后成長為皇帝的。 

 “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之前武則天從封泰山以後,勸李治封禪中嶽,因為李治當時患病而中止。” 

 “李治封禪中嶽後回到洛陽,病情加重,命令太子李顯代理國政,宰相裴炎等人協助處理政務。” 

 “同年十二月,李治在洛陽貞觀殿駕崩,遺詔讓太子李顯在靈柩前即位,大臣裴炎輔佐政務。對於軍國重大事務,武則天可以作出決斷。” 

 “四天以後,李顯即位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朝廷政務由武則天決策。” 

 李世民:這個女人安的什麼心,稚奴明明已經病重,需要好好休養,結果這女人可倒好,還要拉著稚奴不辭辛勞的跑去中嶽封禪,這樣一來豈不是加重了病情,其他大臣都是幹什麼吃的,也不知道加以阻攔,就這樣眼睜睜看著稚奴的身體被拖垮。 

 他此刻嚴重懷疑這一切都是武則天故意搞出來的,就是為了拖垮稚奴的身體,加重病情,想讓稚奴快點駕崩,從而獨攬大權。 

 如今結果也正是這樣,稚奴封禪中嶽回來後不久就駕崩了,不得不令他懷疑是武則天安排的這一切。 

 劉徹:搞不懂李治在想些什麼,朕不相信他看不出來武則天獨攬大權的野心,怎麼臨死前還要把軍國大事的決策權交到武則天手上,這不是擺明給繼位的李顯找不痛快嗎? 

 按理來說,李顯繼位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李治要是臨死前直接把權力交到兒子李顯手上,也就沒有後來的武則天改朝換代這一說了。 

 李顯當了皇帝,頭上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太后壓著,這種感覺別提有多憋屈了,他是最能體會李顯的憋屈感覺。 

 記得他當初當上大漢皇帝,本以為大權在握,可以隨心所欲,調集兵馬攻打匈奴,可沒想到卻要受到太皇太后的掣肘,他幹什麼都要聽太皇太后的。 

 後來太皇太后去世之後,他本以為出頭了,可以行駛皇帝的權力,可沒想到他的母親也來干預朝政。 

 走了一個太皇太后,又來一個太后,他當初處處受到掣肘,可把他憋屈死了。 

 因此,他非常理解李顯的處境,有武則天這麼強勢的太后壓著,李顯不過是一個窩囊皇帝。 

 李治倒是非常理解臨死前的自己為什麼會把軍國大權交到武則天手裡,因為在得知武媚娘篡位之前,他也是同樣的想法,想著臨死前把軍國大權交到媚娘手上。 

 原因很簡單,李顯太過柔弱,肯定壓不住朝堂上的關隴門閥勢力。 

 也只有媚娘才有能力死死的壓制關隴門閥,不至於讓皇權被朝堂重臣壓制。 

 他費盡千辛萬苦幹掉了長孫無忌等一眾朝堂大臣,才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因此不想讓李顯受制於朝堂上的關隴門閥勢力。 

 之所以把權力交到媚娘手上,是想著讓媚娘替李顯清楚朝堂上的障礙,然後把權力交還給李顯。 

 畢竟這事也不稀奇,前朝也有很多太后獨攬大權,最終那一個個太后慢慢放手,把權力換給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