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77章 施政方針

 大唐主要面對兩個外敵,突厥和吐蕃,這也是大唐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外患。 

 他們老百姓最擔心的,就是當朝皇帝絲毫不顧及他們的死活,動不動就打仗。 

 一旦打仗,必然勞民傷財,受傷的還是他們老百姓。 

 來個一兩次還可以,打仗次數多了,他們也吃不消。 

 好在他們的女皇陛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沒有動不動就打仗。 

 最終採取各種策略,成功解決了突厥和吐蕃的侵擾問題,維護了大唐邊境的安定。 

 李治:媚娘做得不錯,把朕丟失的西域成功收復了。 

 當初吐蕃出兵佔領西域的安西四鎮,他一怒之下發兵收復西域,可最終無可奈何的失敗而歸。 

 而且還是接連發兵兩次,可依舊沒有收復西域,這是他心中一直存在的遺憾。 

 現在得知媚娘成功收復西域的安西四鎮,他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 

 “武則天在外交方面的政策思路靈活,根據形勢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為唐朝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武則天時期的對外活動深入而廣泛,對外政策根據當時的形勢進行調整,使得唐朝能夠延續貞觀之治的局面,並且為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武則天逐漸停止了自太宗、高宗以來的大規模對外軍事用兵。” 

 “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及時的決策,保證唐朝的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 

 “停止對朝鮮半島和日本的用兵,將注意力轉向恢復國內穩定和邊疆的鞏固。” 

 “武則天在周邊地區貫徹羈縻(jimi)體制,以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她在東北亞和中亞構建起以唐朝為主導的羈縻體制,這種體制由內及外,以羈縻府州控制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東亞國際秩序。” 

 “武則天加強與周邊地區的交流,而對其他遠離的地區持消極態度。” 

 “對波斯和大食的關係採取了兩面策略,一方面幫助波斯復國,另一方面保持與大食的友好關係。” 

 “與朝鮮和日本的關係較為積極,保持了穩定的聯繫。” 

 “武則天的對外政策注重穩定和統一,一方面通過停止對外軍事用兵和建立羈縻體制,注重維護周邊地區的穩定,另一方面對其他地區並不主動尋求聯繫。” 

 武則天時期的對外政策從進攻轉向防禦,各朝古人看法不一。 

 一些人認為這項舉措很好,可以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不用因為大規模對外用兵而造成勞民傷財。 

 但各個朝代也有一些人認為,武則天保守的對外政策喪失了大唐的尊嚴。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萬王之王的稱號,大唐之所以受到四海八荒的臣服,全是靠李世民一兵一卒打出來的威嚴。 

 徹底把周邊國家打怕了,所以其他國家才對大唐畏之如虎。 

 可現如今武則天主動收縮軍事力量,大唐的威嚴也會跟著收縮。 

 長此以往,周邊國家不會再尊敬大唐,而那個萬國來朝的大唐也必然會成為歷史。 

 當然了,各朝的老百姓都是站在武則天這邊。 

 畢竟從他們老百姓的角度出發,他們只想安居樂業,一點也不想打仗。 

 武則天也知道對外政策的調整必然會引得一部分臣民不滿意,但她絲毫不在意。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江山長治久安,為了老百姓安居樂業。 

 相比於大規模對外用兵維持大唐的顏面,她更關心大唐實際上得到的利益。 

 只要可以保證唐朝的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她不在意那些虛的。 

 事實證明,她及時調整對外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她奪取大唐江山登基稱帝,原本國內的局勢就不穩定,要是再沿用太宗、高宗時期的大規模對外用兵政策,恐怕她剛剛建立的新政權就要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