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20章 漢文帝的登基之路

 第220章 漢文帝的登基之路 

 有一個問題一直是呂雉疑惑的,主播到現在也沒有解答她的不解。 

 她實在是想不通,怎麼她去世後,劉恆登基稱帝成了漢文帝? 

 劉邦的兒子不少,其中劉恆是最不受寵的一個。 

 就算在她去世後,有實力登上皇位的劉氏宗親也有不少,怎麼也不該輪到毫不起眼的劉恆。 

 即便是劉邦的兒子不行,也有劉邦的孫子輩,理應輪不到劉恆。 

 不僅劉恆不受寵,就連劉恆的母親薄姬也不受劉邦待見。 

 在劉恆幾歲的時候,就被劉邦打發去了封地,就連不受寵的薄姬也一併打發去了封地。 

 母子兩人遠在代國,和長安的功臣集團也沒有聯繫。 

 就這麼無權無勢不受寵的母子兩人,居然能夠得到功臣集團的擁立,從而可以笑到最後,多少讓她有些費解。 

 呂雉:主播,你還沒有回答我,怎麼劉盈之後是劉恆奪得了皇位,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居正:漢文帝劉恆能夠登基稱帝,純粹是因為運氣。 

 “這樣一來,皇位自然就掉到了漢文帝的頭上。” 

 “大概在楚漢戰爭時期,中原地區群雄並起。” 

 “在這之後,劉邦才想起來自己後宮還有這麼一個美女。” 

 “而且,這個故事的真相,其實相當的狗血。” 

 他本來在封地好好當他的代王,內心從未想過有一天能和皇位沾上聯繫,可偏偏皇位不偏不倚落到他身上。 

 “在這些其他的諸侯王當中,有一個名叫魏豹,這個魏豹是當年戰國時期魏國王族的後裔。” 

 劉恆:人在家中坐,皇位就掉到朕的頭上,朕不愧是真龍天子,氣運逆天。 

 “等到魏豹被推平之後,魏豹後宮裡邊的那些女人,也就都被劉邦收入到了自己的後宮,成為了劉邦的戰利品。” 

 “直到一年多以後,劉邦寵幸其他後宮女子的時候。” 

 所以嚴格的說,他能有今天的一切,要多虧了呂后。 

 “有關漢文帝上位的故事,其實還得從劉恆母親開始講起。” 

 “漢文帝的運氣,簡單來說,是劉邦死了之後,呂后把劉恆的幾個兄弟都給殺光了。” 

 李世民:漢文帝運氣好,白白撿了一個皇位。 

 “不過,這個事仔細說的話,那可就長了。” 

 “等到項羽戲亭分封的時候,這個魏豹也就被直接封為魏王,有了一個正式編制。” 

 “對於這種典型的兩面派,劉邦自然是忍不了的,後來就直接派韓信過去把魏豹給推平了。” 

 “這個時候發現,劉邦就只有倆兒子還在世了,老四劉恆,老七劉長。” 

 “所以在接下來的戰爭當中,劉邦打過來的時候,魏豹先倒向了劉邦。” 

 “因為他所在的三晉地區,恰好是楚漢雙方爭奪的關鍵區域。” 

 “在各地的諸侯王當中,劉邦和項羽實力最強。” 

 “於是接下來,劉邦就直接讓人去把薄姬給帶了。” 

 “所以後來在秦朝末年的時候,魏豹就直接起兵了。” 

 此事說起來,他還要好好感謝呂后。 

 “然後當天臨近了薄姬,再之後這個薄姬就懷孕了。” 

 “但是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的諸侯王。” 

 魏豹:哈哈,真是有趣,雖然打仗幹不過劉邦,但我的女人生下的兒子成了大漢皇帝,這波不虧,賺大發了。 

 要不是呂后把那麼多的競爭者幹掉,最後也不可能讓他撿了便宜。 

 “而等到項羽反殺過來之後,他又轉投了項羽。” 

 “一年之後,薄姬就給劉邦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已經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後來就被取名為劉恆,這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但是同時,如果沒有足夠的運氣,就算他再有心機,再有實力,他也不可能有這個機會!” 

 “不過再之後,隨著楚漢戰爭開始,這個魏豹就倒黴了。” 

 “而這兩個兒子當中,又數漢文帝年齡比較大。” 

 “而在魏豹的這些女人當中,有一個姓薄的女子,這個女人就是漢文帝他媽。” 

 “等到呂后死了之後,大家想找人來繼承家業。” 

 “漢文帝能夠當上皇帝,確實不單純是因為運氣,也有一定的實力因素在裡面。” 

 現在回想起來,他依舊覺得此事很神奇,有時候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估計可能當時劉邦整天忙著打仗,也有可能是因為後宮女子太多,反正最後,劉邦乾脆就直接把這個美女給忘了。” 

 “不過,這位薄姬剛被搶回來的時候,並沒有馬上得到劉邦的寵幸,而是去做了宮裡的一個紡織女工。” 

 “恰好當時那兩個被寵幸的女人和薄姬關係不錯,就順道提了薄姬一下。” 

 很多人說劉恆能當上皇帝,只是因為運氣好,但蘇晨並不這麼看,僅僅有運氣是不夠的。 

 “為什麼有人說漢文帝劉恆能當上皇帝,純粹是因為運氣。” 

 雖說漢文帝劉恆不是他的兒子,但沒有關係,劉恆的母親薄姬是他的女人。 

 所以不管怎麼說,在這一點上他是佔了便宜的。 

 這讓他瞬間心情好受起來,不再被劉邦打敗他的事而耿耿於懷。 

 儘管劉邦實力強大,打得他丟盔卸甲,但那又怎麼樣,他的女人生的兒子成了大漢皇帝,這一點他贏了劉邦。 

 對於主播說他是牆頭草兩面派,他是不認的,他這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並不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麼。 

 劉邦和項羽的實力遠勝於他,他倒是想正面剛,可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所以劉邦打過來的時候,他又打不過,只能投降。 

 接著項羽殺過來的時候,他也打不過,不投降只能等死。 

 他也不想左右搖擺的,可沒有辦法,實力低微讓他不得不如此。 

 “其實從劉恆出生的這些前置劇情當中,我們就能看出來。” 

 “很多網絡營銷號宣傳漢文帝其實並不是劉邦的兒子,而是魏豹的兒子,這種說法其實根本就站不住腳。” 

 “因為從懷孕時間上來看,就完全對不上。” 

 “漢文帝出生的時候,這魏豹已經敗亡兩年了,所以漢文帝根本就不可能是魏豹的兒子。” 

 “當然了,因為這些狗血劇情,劉恆出生之後,自然也得不到劉邦的重視。” 

 “估計劉邦之前臨幸薄姬的時候,也沒有想過運氣會這麼好,一次臨幸就有了孩子。” 

 “不過,既然確定劉恆是自己的兒子,那該有的待遇肯定還是不會少的。” 

 “所以後來劉恆出生之後,就成為了一個很特殊的皇子。” 

 “所有人都知道他不得寵,就連劉邦後來也不怎麼搭理他。” 

 “在劉恆出生之後,劉邦後來就再也沒來找過薄姬。” 

 “但是這層皇子的身份卻又明明白白的放在那裡,誰都無法忽視。” 

 “用現代的話來說,劉恆的這種狀態,其實基本上就等同於是單親家庭,或者也可以叫做喪偶式育兒。” 

 “如果用現代的育兒觀念來看,劉恆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多半會出現人格不健全的問題。” 

 “但是從後來的很多事情來看,這個不受寵的特點恰好是劉恆最大的幸運。” 

 劉邦:本來劉恆成了皇帝就已經夠讓朕鬱悶了,怎麼後世人還造謠劉恆不是朕的兒子,這不是在質疑大漢的正統性嗎? 

 他本就看不上薄姬,一個敗將的女人,只是他的俘虜而已。 

 興起之時,隨便玩弄一下罷了。 

 可哪裡能想到,就只是一次玩弄,居然就有了兒子,這讓他及其鬱悶。 

 薄姬只是他消遣的玩物罷了,他可不願意薄姬給自己生下兒子。 

 也正是因為薄姬身份低賤,他才不待見這對母子,早早就把這對母子打發到了代國,免得看著心煩。 

 他雖然不喜歡薄姬母子,但後世人要是懷疑劉恆不是他的兒子,這不僅是對他的侮辱,更是對大漢正統性的羞辱。 

 畢竟無論怎麼樣,劉恆最後成了大漢皇帝。 

 要是劉恆的血統出了問題,那他的大漢江山豈不白白便宜了外人,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不過話說回來,他之前不待見薄姬,從而不喜歡劉恆。 

 但現在既然知道了劉恆就是日後的漢文帝,就是那個評分極高,深受後面皇帝推崇的漢文帝,那他就要重新考慮對劉恆的態度,或許可以把劉恆從代國接回來。 

 “在劉恆出生之後,接下來的幾年當中,劉邦徹底打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 

 “然後先後除掉了幾位異姓王,讓漢朝徹底安穩了下來。” 

 “而到了劉恆八歲那年,隨著劉邦徹底解決了北方的叛亂,不受待見的劉恆就被劉邦一腳踢到山西去做了一個代王。” 

 “一個八歲的孩子想要做一個鎮守北方的諸侯王,這未免有點太難為人了。” 

 “好在劉邦後來給他派了不少幫手,再加上薄姬一直不受寵。” 

 “所以劉恆就藩之後,劉邦就直接讓薄姬前往山西,跟著兒子劉恆一起去就藩了。” 

 “就藩山西之後,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劉恆就徹底淡出了歷史主線。” 

 “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歷史主線基本上就是劉邦去世,呂后把持朝政。” 

 “大概在劉恆九歲那年,劉邦病重去世,劉恆就徹底成為了單親子女。” 

 “而在劉邦去世之後,隨著呂后掌握了朝政大權,劉邦其他的幾個兒子,先後遭了毒手。” 

 “這主要是因為,呂后這個人性格比較極端,總是覺得自己兒子的皇位,會被其他幾個兄弟威脅,所以才會對劉邦的那幾個兒子下手。” 

 “反倒是劉恆,因為一直不得寵,呂后其實也沒有太拿他當回事。” 

 “再加上劉恆他媽薄姬比較會做人,每一次呂后派人過來的時候,薄姬都能應對的很好。” 

 “所以後來,當劉邦其他的幾個兒子都先後被除掉了之後,唯有劉恆僥倖活了下來。”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活得長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呂后:沒想到鷸蚌相爭,最後讓劉恆這小子撿了便宜。 

 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天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