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24章 開啟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但大學的工作時有時無,所以1759年瓦特同一位建築師合夥開了一家經營儀器制道和修理業務的店鋪。 

 建築師提供資本,瓦特負責儀器製造、修理和銷售。 

 而就在這間店鋪,瓦特迎來了一位改變他今後人生與世界的人。 

 瓦特有很多在格拉斯哥大學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做魯濱遜的。 

 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也是一位熱心的研究者。 

 一天他來到小店對瓦特說,“我有一個特別生意和你談談。” 

 “是什麼呢?” 

 “我想用蒸汽推動車子。” 

 瓦特聽到這個在當時不可思議的點子時,頓時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用蒸汽來推動車子的構想雖然讓人感到詫異,但是早就有抽水蒸汽水泵了。 

 車子原理上是一樣的,當時兩人覺得只要他們合作沒有辦不到的,就這樣兩人一直聊到很晚。】 

 劉徹:用蒸汽推動車子,想來這應該就是蒸汽火車構想的開始。 

 這一刻,他不得不佩服瓦特。 

 僅僅憑藉一個蒸汽推動車子的想法,就能研製出風馳天下的蒸汽火車。 

 蒸汽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哪怕是他也經常見到,可從來沒有關注過蒸汽的用途。 

 一般像煮茶,或是燒水,都會產生熱氣騰騰的蒸汽。 

 他現在回想起蒸汽煙霧繚繞的場景,想要從中找到蒸汽推動火車的原理。 

 可他仔細思考了半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蒸汽就是蒸汽而已,就像煙霧似的,軟綿綿的,一點力量也沒有。 

 要是在以前,有人說可以用蒸汽推動車子行走,他是一百個不相信的。 

 可現在既然瓦特最後製造出以蒸汽為動力的蒸汽火車,那就說明的確可以利用蒸汽推動車子的行走。 

 他萬分疑惑,想不通其中的關鍵,不明白蒸汽怎麼就能推動車子動起來呢? 

 也正是因為想不通,他才對瓦特佩服之極。 

 不過他不明白蒸汽的奧妙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大漢的能工巧匠可以明白就行。 

 想到這裡,他低頭看了看臺下召集起來的大匠。 

 見一個個大匠臉上若有所思,彷彿在思索其中的關鍵,他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大匠是大漢技藝最厲害的工匠,為了大漢能夠早日研製出蒸汽火車,他特意把這些大匠叫過來。 

 【但正當他們打算同心協力大幹一場時候,魯賓遜出了些小意外,他畢業了,而且要去海軍服役。 

 無奈之下,瓦特只好獨自繼續蒸汽機械的研究,想要真正改進前人的不足之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先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瓦特深深明白這一點。 

 因此,他最先要了解的自然是蒸汽機械的來歷。 

 早在17世紀,歐洲人就已經意識到蒸汽作為動力的益處,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可早期的蒸汽機效率極低,即使當時最為先進的紐可門蒸汽機,利用率也只有0.5%而已。 

 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逐步展開,以自然力作為動力的工業發展受限,社會迫切需要一種超越自然力的萬能機械動力。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瓦特基於前人的研究,開始了自己對於蒸汽機的探索。 

 最早利用蒸汽力量的人叫巴巴恩,做的裝置十分簡單。 

 但是問題十分明顯,就是利用蒸汽的機器很漏氣,導致效果差強人意。 

 本來想利用它來抽取煤礦坑道里的積水,結果它的速度太慢,抽的水不如進的快,根本不能使用。 

 那個時候英國的礦業界最大的苦惱就是礦坑內的排水問題,經常有礦工工作時被淹死。 

 瓦特又從資料中瞭解到,一位叫紐可門的人對巴巴恩的機器進行了改進。 

 而剛好在格拉斯哥大學的標本室裡,有一架紐可門蒸汽機的模型。 

 正好這個模型年久失修想要人修理,又正好拖到今天也沒人修理好,恰好瓦特有興趣修理,所以順理成章的瓦特接受了修理任務。 

 有了這麼一臺模型,要比只看資料瞭解原物要寶貴得多,他通過閱讀資料與解構模型,獲得了寶貴的當時最先進的關於蒸汽機一手資料。】 

 李世民:咦?不是研究蒸汽火車嗎?怎麼變成蒸汽機研究了? 

 之前瓦特出來的時候,他一直以為瓦特就是蒸汽火車的發明人。 

 畢竟主播說過要播放關於蒸汽火車的視頻,所以瓦特一出來,他就自然而然的認為這個視頻講的是瓦特發明蒸汽火車的故事。 

 可直到現在,他才恍然大悟,好像自己搞錯了。 

 瓦特並不是蒸汽火車的發明者,而是蒸汽機的發明者。 

 不,更嚴謹的說,蒸汽機早就有人發明了。 

 瓦特並不是發明蒸汽機的人,而是改良蒸汽機的人。 

 他有些懷疑是不是主播放錯視頻了,可隨即就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了。 

 光是從名字來看,蒸汽機和蒸汽火車有必然的聯繫。 

 他要是沒有猜錯的話,蒸汽火車最重要的裝置就是蒸汽機了。 

 從視頻中看得出來,蒸汽機應該是專門提供動力的機器。 

 這麼一說的話,一切都說得通了。 

 蒸汽火車的動力來源正是蒸汽機,蒸汽機才是最關鍵的,主播給大家觀看蒸汽機的視頻也沒有毛病。 

 從視頻中的情況來看,瓦特之所以要研究蒸汽機。 

 主要是為了解決煤礦的排水問題,想要通過蒸汽機把煤礦的積水抽到外面去。 

 英國礦業界的排水問題,同樣也是他們大唐礦業界的問題。 

 自從有了從主播那裡搶購到的世界地圖後,他就已經下令全國大範圍的開採礦產資源。 

 就目前官員反應的情況,礦坑存在積水問題是一個普遍情況,非常影響礦工開採礦石。 

 他原本還正在苦惱這一點,現在好了,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了。 

 有了瓦特研製的蒸汽機,礦坑裡的排水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那麼大唐開採礦石的速度也將加快。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多次進行蒸汽壓力的實驗,研究蒸汽密度,壓力和溫度之間的關係。 

 當瓦特在維修紐可門蒸汽機內部模型的時候,終於發現了這種機械效率低下的原因。 

 原來活塞每運動一次,氣缸內的蒸汽需要先冷凝再加熱,從而使蒸汽中80%的熱量被消耗了。 

 同時,冷凝再加熱的過程也降低了真空度,進而影響了機械的效能。 

 弄清楚這些後,他接下來的工作方向明確了。 

 通過分析瓦特瞭解這臺蒸汽機的問題出在哪裡,但是怎麼解決呢? 

 瓦特久久沒有思路,有時候解決問題需要休息時的一絲靈光乍現。 

 1765年,由於學校在週末是不允許工作的,所以瓦特少見的離開了工作臺出來散步。 

 當他走到劇場時,一個想法浮現在瓦特的腦海裡。 

 由於蒸汽是無形的物體,可以膨脹也可以壓縮。 

 因此,凡是有真空的地方,它就無孔不入。 

 如果在氣缸和排氣室之間有一條通道的話,那麼蒸汽就會湧進這個排氣室裡,並且可能在那裡冷凝而不需要冷卻汽缸。 

 如果使用一個紐可門式的發動機上的那種噴嘴,就能解決冷凝蒸汽和注水的問題。 

 就這樣一次簡單的散步中,瓦特的這一重大構思就這樣形成了。 

 他雖然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發現,使得蒸汽機不再是一玩具。 

 但瓦特很快發現了一個更致命的問題,就是這些還都是一個理論罷了,他沒有錢去實現,他缺錢的。 

 如果說科學是發明之母,那麼資本應該是發明之父。】 

 楊堅:快,把那些圖紙都記錄下來,一定要仔細。 

 視頻在介紹瓦特研究蒸汽機時,出現在好幾張紐可門蒸汽機的圖紙,每一個部分都標記得非常清晰明瞭。 

 他深知這些圖紙的重要性,於是立即讓等候多時的工部官員趕緊記錄下來。 

 雖說這些圖紙只是紐可門蒸汽機,並不是瓦特研究的蒸汽機圖紙。 

 但這些圖紙也同樣重要,畢竟瓦特就是在這些圖紙基礎上改良出改變世界的蒸汽機的。 

 還在他叫來的工部官員足夠多,在大家齊心協力下,一模一樣的圖紙很快就繪製出來了。 

 楊堅接過眾人呈上來的圖紙,和他剛才看到的相差無幾,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他這才明白過來,主播為什麼重點讓各朝的皇帝關注蒸汽火車。 

 他看了一下官員報上來的資料,光是想要研製出蒸汽機,所投入的銀子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且這還只是紐可門蒸汽機而已,還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更不是他們皇帝渴望擁有的蒸汽火車。 

 按照他的猜測,蒸汽火車怕是要投入鉅額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只有各朝的皇帝才有條件研製蒸汽火車。 

 【瓦特由於專心於發明,店裡的生意也忽略了,他在儀器上所賺的錢都用光了。 

 沒辦法的瓦特只好向好友迪克博士借了1000英鎊,可還是遠遠不夠研究費用,必須要一筆龐大的資金。 

 事實證明,只要有好點子,資本向來不吝嗇。 

 瓦特的好友迪克博士給瓦特介紹了羅伯克,他是一家工廠的創始人,有著雄厚的資本。 

 這個時候,他正好從事煤礦事業,所以非常關心煤坑裡的排水問題。 

 在迪克博士的撮合下,羅伯克與瓦特建立了合作關係。 

 瓦特高興的馬上著手實驗新的模型,新的模型很快也試驗成功。 

 瓦特在那年的八月,到倫敦去申請專利,1769年瓦特蒸汽機的專利被批准下來,那時瓦特已經三十三歲了。 

 從最初開始實驗起,足足耗費了將近十年的悠長歲月。 

 但問題遠遠沒有結束,瓦特需要一臺成熟的原型機。 

 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瓦特好不容易才把初號機完成。 

 但初號機並不成功,原因是凝結器的作用達不到設計預期,這種蒸汽機在活塞與氣缸的密合方面存在問題,這讓瓦特十分灰心。 

 好友魯濱遜寫信來鼓勵他,這次的失敗,過錯並不在你的發明,這完全是工廠製造技術太差的緣故,只要有可靠的工人,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