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58章 眾叛親離的蔣介石

 嬴政:這都還沒有打下天下就起內訌,要不是最後還算理智,說不定一片大好形勢將化為烏有。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宣佈清黨。” 

 “血戰江西,第七軍貢獻最大。” 

 雖然北洋時代之後就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雖然蔣介石組建了南京國民政府。 

 “為了挽回面子,蔣介石便親率第一軍一師,外加第六、第十、第三十七、第四十軍等部,向徐州發起反擊。” 

 自從主播告訴大家,北洋時代結束之後,就會進入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他們民眾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快一點到來。 

 考慮到這種情況,他們不擔憂是不可能的。 

 他現在非常懷疑南京國民政府最終的勝利者另有其人,並非是蔣介石這個南京國民政府的組建者。 

 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地利優勢,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 

 “為了掩護蔣介石撤退,第一軍第二十一師死戰不退。” 

 況且他早就對南京國民政府話事人這個位置垂涎已久,老早就想體驗一下身居高位是什麼感受。 

 雖然權力的誘惑很大,但怎麼著也得消滅外部的威脅再說吧! 

 “並讓人把船隻全部開回江北,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然而,就在南京、武漢各自北伐期間,蔣介石在南京悄悄出手了。” 

 “汪精衛聽說李宗仁要整自己,立馬開溜,跑到武漢召開會議。” 

 因為在外部敵人的圍剿下,也只有他才有能力保住南京國民政府。 

 “蔣介石擔心後路空虛,就從前線抽調大量兵力回防。” 

 “同一個月,武漢國民政府也制定了北伐河南的方案。” 

 “所以權衡再三,武漢方面最終決定蔣介石的問題先放到一邊,為今最重要的還是北伐。” 

 “如果何應欽說句話,我何至於下臺。” 

 “民國時期的武漢雖然也是商業重鎮,但與上海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蔣介石藉助列強和江浙財團的支持,切斷了長江中游與下游的經濟聯繫。” 

 “結果李宗仁、白崇禧陰陽怪氣,公開頂撞。” 

 “蔣介石一意孤行,結果遭遇慘敗。” 

 要是蔣介石有能力,打仗厲害,他自然不會生出亂七八糟的小心思。 

 “蔣介石選擇支持白崇禧,讓黃埔系各軍在儘量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服從白崇禧指揮。” 

 “為什麼呢?國民黨內訌了。” 

 “戰後,蔣介石令王天培、賀耀祖在蒙城、宿州構築防線。” 

 即便他暫落下風,也不會輕易屈服的,誓要和蔣介石一較高下。 

 現在聽到蔣介石再過不久就會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他們民眾再沒有什麼比這個驚天好消息更令大家高興的呢! 

 南京國民政府的即將組建,預示著北洋時代馬上將迎來終結,也宣告軍閥混亂將會立馬結束。 

 “蔣介石另立中央前夕,汪精衛從法國回來了,而他回國後的第一個落腳地就在上海。” 

 按照最終的發展來看,毫無疑問是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內訌中勝出了。 

 “聽聞徐州淪陷,蔣介石的臉就掛不住了,要是沒有調兵南下,哪會有這事。” 

 但老實說,就蔣介石的表現,很難讓他心悅誠服。 

 “蔣介石封鎖了武漢的資金流入渠道後,蘇聯援助進不來。” 

 “不過,僅靠唐生智和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對付河南奉軍也足夠了。” 

 “蔣介石眾叛親離,終於感受到什麼叫透心涼,心飛揚。” 

 他算是看清楚了,蔣介石的能力完全不足以領導他們取得最終的勝利。 

 “最後,一個團全軍覆沒,另外兩個團戰損過半。” 

 “不想這次反擊卻讓蔣介石丟了大臉。” 

 “很快,唐生智就在武漢揚言要東征南京。” 

 原本南京國民政府面臨的外部壓力就大,要是總司令沒有能力,無疑會讓南京國民政府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在攻佔了整個長江南岸後,北伐軍的下一步行動自然是繼續向北直指張作霖了。” 

 “於是這個時候的蔣介石在政治上來說,就開始傾向於大地主、大買辦了。” 

 “蔣介石聞言心有不悅,咬牙切齒。” 

 “見汪精衛唱反調,蔣介石便決定軟禁汪精衛。” 

 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的話事人哪裡是這麼好當的,肩上的責任不是什麼人都能抗下的。 

 “就在這時,李宗仁出來表態。” 

 “橫掃兩湖,第四軍居功至偉。” 

 “加之上海的列強也急需尋找新的代理人,於是手握兵權的蔣介石就成了地主買辦們的保護傘和代理人。” 

 “去南京可以,但蔣介石必須走,我跟誰共事也不想跟他共事。” 

 “如果南京、武漢無法合流討伐張作霖,統一全中國就無從談起。” 

 “當天夜裡,孫傳芳會和張宗昌傾全力反攻,打穿了北伐軍防線。” 

 “1926年底,隨著北伐一路高歌猛進,工農運動在各地也蓬勃發展。” 

 “但蔣介石不聽,他覺得孫傳芳攻佔徐州必然立足不穩,主張速戰速決。” 

 “桂系反水,蔣介石這時候手上的籌碼僅剩第一軍。” 

 “一直困擾蔣介石的軍費問題被江浙財團搞定,蔣介石也隨即亮明立場。” 

 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兩兩對峙的局面,最難受的就是他們普通民眾了。 

 “6天后蔣介石又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 

 “1927年8月2日,蔣介石率北伐軍攻至徐州南郊的雲龍山。” 

 “這個時候要想保住南京,只能依靠蔣介石的黃埔系。” 

 不管是汪精衛的武漢國民革命軍,還是孫傳芳的大軍,都不是輕易可以消滅的。 

 也正是蔣介石的這一表現,使得大家對蔣介石的印象大為改觀,不在只是單純的認為蔣介石只會打敗仗。 

 此時此刻,很多人心中有一種感覺,認為蔣介石會走到最後,成為終結北洋時代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