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60章 北洋時代的落幕

 如此軟弱無能,看得他好生氣憤。 

 “蔣介石放棄控制北方,那北京讓誰打呢?” 

 “一開始,蔣介石希望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沿京漢線北上攻打北京。” 

 “為此蔣介石還把富庶的山東讓給了馮玉祥,但這個決定明顯欠考慮。” 

 “1926年3月,馮玉祥的國民軍曾經在塘沽與日本海軍有過一次炮戰。” 

 “如果馮部北上,必然會引起日本的強烈反應。” 

 “馮玉祥不合適,閻錫山又無力單挑奉系,如此一來就只剩下了桂系的第四集團軍。” 

 “5月19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石家莊開會。” 

 “決定以第一、第二兩個集團軍擔任津浦線防務,第三集團軍擔任京綏線防務,第四集團軍擔任京漢線防務,制定了三路出兵的計劃。” 

 “就在北伐軍調整部署的同時,張作霖那頭與日本鬧掰了。” 

 “5月17日,也就是日本內閣決定出兵干涉北伐的第二天。” 

 “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找到張作霖,要求他在《滿蒙新五路協約》上簽字。” 

 “這個條約,非常惡毒。” 

 “一旦讓日本得逞,東北的事情就由不得張作霖做主了。” 

 “因此,張作霖便沒有正式署名,只是在協議上籤了一個閱字。” 

 北洋時代的老百姓原本還對蔣介石抱有好感,可如今隨著蔣介石對小日本屈服而蕩然無存。 

 之前蔣介石強勢復出,大家還期待著蔣介石趕緊北伐打敗張作霖,以便快一些結束軍閥混戰的亂局。 

 也正是看在蔣介石有能力統一全國的面上,大家才對蔣介石充滿好感。 

 可如今蔣介石對小日本妥協,出賣同胞的行為,讓他們對蔣介石的好感蕩然無存。 

 他們原本就對小日本憎惡,現在蔣介石屈服於小日本,自然而然就對蔣介石充滿厭惡。 

 況且小日本對中國有莫大的威脅,蔣介石不想著聯合張作霖一起打擊小日本,反而要繼續內戰攻打張作霖,這讓他們對蔣介石內鬥的行為更加反感。 

 “芳澤謙吉見張作霖又是那套軟磨硬泡裝糊塗推脫的老招數,惱羞成怒,便略帶威脅的說請好自為之。” 

 “戰事不利,張作霖本來就煩。” 

 “現在又被威脅,張作霖便與芳澤謙吉大吵一通。” 

 “與日本鬧掰,張作霖決定聯合英美製衡日本。” 

 “然而,張作霖不知道的是,他這邊還沒開始部署,日本軍方就已經準備動手了。” 

 “5月20日,日軍第13、第14師團向瀋陽移動。” 

 “另有2000日軍前往錦州、榆關一帶佈防,打算武力吞併東北。” 

 “5月23日,日軍的大規模調動吸引了英美的注意。” 

 “英美隨機向日本施壓,東北是中國的,中國是大夥的,你別想獨吞利益。” 

 “面對英美的反對,日本政府起初還想以維和為幌子糊弄過去。” 

 “但列強都是千年的狐狸,一個比一個精。” 

 “日本政府見糊弄不過去,迫於壓力只得修改指令,仍保留張作霖的地位和力量。” 

 “見政府在關鍵時候慫了,日本關東軍內的右翼分子非常不滿。” 

 “於是這些右翼軍官便決定先把張作霖做掉,造成既定事實,再跟上頭打招呼。” 

 張作霖:我雖然與小日本合作,但也只是想利用小日本而已,絕對不可能出賣國家的利益。 

 小日本和他合作,也只是想要控制他。 

 從而控制整個東北地區,進而覬覦整個中華大地,這些他都是明白的。 

 但他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管是從個人情感出發,還是從奉系的利益來看,他是不可能當漢奸的。 

 小日本想要做掉他,從而徹底控制整個東北,他也有所耳聞。 

 現在既然已經明確了這一點,那他就可以提前做好安排,避免悲劇發生。 

 “5月30日,在日本和北伐軍的雙重壓力下。” 

 “張作霖決定退出北京,返回東北。” 

 “臨行之前,張作霖已經得知日本要對他不利,因此他故意變更了兩次出發時間。” 

 “但這時候的奉系內部早就被日本滲透,毫無秘密可言。” 

 “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在瀋陽皇姑屯被關東軍安置的炸彈炸燬。” 

 “張作霖重傷,於當天不治而亡。” 

 “張作霖遇刺當天,張學良便得知皇姑屯事件,他當即下令奉軍主力加緊退出北京。” 

 “同時化妝成伙伕,秘密潛回瀋陽。” 

 “張家父子權力交接的空窗期,關東軍蠢蠢欲動,決定武力攻佔瀋陽,但被內閣否決。” 

 “6月16日,關東軍18000人在瀋陽南郊舉行大規模的野外演習。” 

 “打算利用演習製造紛爭,只待奉軍開火,就武裝佔領瀋陽。” 

 “不過由於張學良並未回應,這場陰謀未能得逞。” 

 “6月18日,張學良正式對外公佈張作霖死訊,並宣佈繼任奉天督辦。” 

 “7月1日,張學良通電全國,表達了易幟意願。” 

 “張學良決心投效國民政府,蔣介石對此自然是持肯定態度。” 

 “蔣介石此時已經決定偏安東南了,無心再插手北方事務。” 

 “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三省及熱河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 

 “至此,北洋時代徹底結束。” 

 北洋時代的落幕令無數北洋時期的老百姓心情複雜,他們沒想到北洋時代居然是以這種方式落幕的。 

 他們原本想的是蔣介石的北伐軍消滅了張作霖,從而統一全國結束了北洋時代。 

 卻不曾想到是小日本暗害了張作霖,致使張學良投靠國民政府,使得北洋時代退出歷史舞臺。 

 和小日本抗爭的張作霖卻死了,對小日本妥協的蔣介石卻統一了全國,還有對中華大地露出獠牙的小日本在一旁虎視眈眈。 

 對於這種結局,他們心中說不出的難受。 

 他們非常清楚,即便北洋時代結束了,步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也不意味著他們所渴望的和平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