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0章 千古最為邪門的**

 墨子聽說魯班發明雲梯是要攻打宋國,於是便千里迢迢的趕到楚國阻止楚王伐宋。

 墨子游說楚王,反對他以大欺小伐宋。

 楚王就讓魯班出來,和墨子比一比強弱。

 魯班要與墨子來一場沙盤模擬演兵,看一看他研製的攻城工具和墨子發明的守城工具,到底誰更勝一籌。

 於是墨子解下了腰帶,圍成一座城的樣子,用了許多小木片當做守城的器具。

 而魯班則用雲梯進攻,卻被墨子完美擋下。

 就這樣來回好幾次,魯班的進攻都被墨子化解了。

 按照規則魯班已經輸了,此時魯班不服輸希望可以殺掉墨子,這樣他們宋國就沒有人可以防守了。

 可墨子表示殺掉了他,宋國還有三百多名他的學生,正在城池上等著楚國的入侵。

 就算他被殺了,楚國也無法取得勝利。

 最終,楚王只好作罷,取消了攻打宋國的念頭。

 而魯班也從那以後不在研製軍用工具,一門心思的發明農業工具。

 “魯班的發明在很多史料中都能找到,比方說《淮南子》《墨子》《禮記》都能探窺一二。”

 “其中《魯班書》是魯班畢生所學的集大成者,最後這個魯班書又成了一本邪書。”

 “據說,魯班書一共分為四冊。”

 “三冊為陽冊,謂之《白魯經》。”

 “一冊為陰冊,謂之為《黑魯經》。”

 “其中陽冊裡邊說的是一些煩心瑣事,以及解決這些煩心瑣事的方法。”

 “其中包括一些少量的巫術之類的,比方說祈雨、驅鬼、招魂。”

 “但是陰冊裡邊卻包含了大量的歪門邪術,比如攻擊性、復仇性之類的。”

 “民間流傳的一般是三本陽冊,統稱為《魯班經》。”

 “陽冊第一冊內容還比較中規中矩,比方說介紹一些土木工程的一些方法技術。”

 “比如說喜開財門、修建門樓、開門時的尺碼、立造架碼法、修造符法、正七三間格、開山伐木一宗、法錘一宗、點梁一宗、念取鐵圍城、念取金光咒等等。”

 “那麼陽冊的第二冊開始畫風

驟變,一些醫療、咒語、法術就成了主要的內容。”

 “比如催生法、止血法、大止血法、安胎保胎符、九龍化骨水、習咒方法、奪取生魂法、解奪取生魂法、萬病發瘋法、解萬病發瘋法、木偶人鎮法、解木偶人鎮法、心作怪法、解心作怪法。”

 “還有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比如勾女人咒語、解勾女人咒語、五魂進宅法、解五魂進宅法等等。”

 “大家想想一個木工不好好研究木工活,卻去研究這些東西了,你說可怕不可怕。”

 “到了陽冊第三冊,它的內容完全變成一般人沒法看了。”

 “比如先天八卦、後天八卦、還有淨身咒、淨口咒、淨神咒、淨天地咒、藏身法、金刀利剪法、天羅地網法、殺豬不死法、解殺豬不死法、煮飯煮肉不熟法、解煮飯煮肉不熟法。”

 “還有什麼泥山令、火山令、雪山令,還有什麼隱身術,續命法,太極混元咒。”

 “其中續命法,又稱為七星燈續命法,三國裡諸葛亮就用過此法。”

 “六出祁山,諸葛亮自知命數已盡,燃起七星燈向天借命。”

 “但沒有成功,被闖進來的魏延踢翻了七星燈,自此諸葛亮命喪五丈原。”

 “歷史上還有那麼一個能人,利用續命法取得了成功,他就是一代傳奇謀士劉伯溫。”

 “劉伯溫就是算到自己大限將至,利用七星燈續命法成功續命十二年。”

 “協助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建立了大明王朝,也成就了自己名垂青史的奇蹟。”

 “相傳魯班經的陰冊,它裡邊包含了很多天地間的玄機和宇宙奧秘。”

 “如果你一旦參悟,悟透了它。”

 “往大了說,能夠逆風翻盤、逆天改命。”

 “往小了說,能夠趨利避害、化險為夷。”

 “但是這個陰冊它裡面的內容太過於詭秘,只有師傅帶著徒弟口口相傳方能傳授其中之道。”

 “否則即便你得到了此書,你自己也根本看不懂、參不透。”

 “因為這是一本無字天書,號稱真本魯班無字天書。”

 “只有在至陰的環境下,你才能洞察其中的玄機。”

 “即使伱是在師傅帶著徒弟這個形勢下,也得經過層層考察和篩選。”

 “比如要進行繁瑣的引咒儀式,師傅領著徒弟往祖師爺魯班的牌位走去。”

 “走著走著,你這個師傅會冷不丁的回頭問你一句,你後面有人了嗎?”

 “徒弟向後看了看,回答師傅沒有人了。”

 “這時候,師傅領著徒弟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師傅又冷不丁的回頭問你一句,你前邊有人了嗎?”

 “徒弟看了看,回答師傅沒有人了。”

 “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毛骨悚然,瘮得慌。”

 “其實這是師傅在告誡進門的徒弟,欲入此門,必先絕後。”

 “你要有這個思想準備,準備好了沒有。”

 魯班:拜師進行的繁瑣儀式倒也沒有那麼玄乎,不過是被後人以訛傳訛罷了。

 學習技藝都是在山野拜師,這條行規是他制定下來的。

 師徒二人邊走邊聊天,聊天過程中,師傅就會不經意地問拜師的人有沒有父母。

 如果拜師的人說沒有,那麼就會繼續問後面有沒有人。

 如果回答沒有,那麼就通過考核,收為徒弟。

 之所以要這樣操作,就是為了套出拜師者的真實身份。

 因為在他們這一行,有一個規定是非寒門子弟不教。

 這是由於學習這一派的功夫,需要極大的決心和苦功,不是一般官宦子弟所能吃得起苦的。

 而且這些技藝也是為了保證那些寒門子弟,在社會上有一個生存立足的吃飯本事。

 原本平平常常的行規,他也不知道後面怎麼就越傳越邪乎了。

 “魯班作為發明天才,之所以要對自己的技藝發下這麼狠毒的毒咒是有原因的。”

 “其實這是大家對魯班的一個誤解,實際上這個毒咒跟魯班的自身經歷有關,魯班的親生父母可以說都是死在魯班他自己的手上。”

 “相傳在魯班年輕的時候,隱居在山東泰山旁的一個山坳裡邊,閉門造車,搞發明創造。”

 “但是出門在外時間久了,魯班就思念家鄉,思念母親。”

 “有一回,魯班腦袋靈光一現,發明了一種交通工具叫木馬車。”

 “這個在《論衡·儒增篇》有這樣的記載,巧工為母,作木馬車,木人御者,機關備具,載母其上,一驅不還,遂失其母。”

 “說的是魯班發明造了一輛木馬車,人坐上去觸動機關就會載著你日行千里。”

 “有一天,魯班的母親,看到魯班駕駛著木馬車回家很高興,尤其聽到兒子說這個木馬車就是為自己造的。”

 “路途遙遠,舟車勞頓。”

 “魯班餓

了,說先吃飯吧,等會我再教你騎木馬車的駕駛技術。”

 “就在魯班吃飯期間,母親迫不及待的向魯班打聽了一些理論知識。”

 “當母親出來端菜的時候,由於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好奇和激動之心,就坐上木馬車體驗了一下。”

 “結果就胡亂操作了一番,沒想到木馬車嗖的一下飛馳而去。”

 “等魯班出來的時候,母親跟隨木馬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是魯班造木馬亡其母的由來了。”

 “而魯班的父親,命運就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