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3章 法家大師韓非子

在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中,韓非子可能不是最耀眼的那個人。

 

首先,他沒有開宗立派,名聲比不過老子、孔子、墨子。

 

其次,他也沒有被任何一位統治者重用,政治影響力比不上張儀、李斯。

 

雖然他文章寫得好,但諸子百家幾乎個個有思想、有文采、有口才。

 

由於他天生結巴,導致給他減分不少。

 

其實,韓非在歷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具有樞紐意義的人物。

 

他一方面承前,為秦始皇統一全國提供理論方案。

 

另一方面啟後,秦漢之後,韓非的這套理論長期被古代帝王使用。

 

經過韓非這一手,法家不僅在諸子百家的競賽中獲勝,而且長期佔據著古代中國政治統治思想的核心位置。

 

韓非是個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他的命運非常可憐,年紀不大就被毒死了。

 

縱觀他的一生,幾乎沒有得意的時候,看著自己國家的危亡而無能為力。

 

但另一方面,他為人世間的權力設計出種種強化的辦法,可以說是大陰謀家、權力的幫兇。

 

後世很多時候提到他,會說他是個可恨的負面人物。

 

“他被秦始皇視作人生偶像,可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他天生口吃,言語不利,卻最終成為一代法家大師。”

 

“韓非,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人。”

 

“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孤憤五蠹說難等文章,後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一書。”

 

“這裡有人不禁疑問,為什麼韓非不稱韓子而稱韓非子。”

 

“韓非在唐朝以前的確曾被尊稱為韓子,在史記中,司馬遷便稱韓非為韓子。”

 

“到了唐朝中期,出現了一位同樣姓韓的文化巨人,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在儒家思想佔據主導的唐朝,主流知識分子對韓愈的尊崇自然超過了韓非。”

 

“正因如此,從唐朝中期開始。”

 

“韓子變成了韓愈專有的尊稱,而韓非的尊稱則普遍改為韓非子。”

 

“韓非是韓國的貴族,他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學生,講究法家之學。”

 

“曾多次上書勸諫韓王安,沒有被採納。”

 

“他天生口吃,言語不利,但卻善於寫書。”

 

“李斯也曾感嘆自愧不如,秦始皇讀到他所著孤憤五蠹等篇極為讚賞。”

 

“公元前234年,韓非子為了韓國出使於秦,上書勸秦始皇先伐趙而緩伐韓。”

 

“遭到李斯的誣陷,於次年被迫服毒自殺。”

 

“但是他的政治學說,基本上被秦始皇和李斯所採用。”

 

“韓非雖然師從荀子,但思想的觀念卻與荀子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

 

“韓非的學術思想來源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韓非喜歡研究法家的學術思想,他的思想根源來自黃帝和老子的黃老之學。”

 

嬴政:朕是非常推崇韓非的學說,秦國的嚴刑峻法以及焚書坑儒很大一部分就受到了韓非的影響。

 

韓非作為法家集大成者的代表人物,其學說對秦國的強大有很大的幫助。

 

說起來,韓非被他所殺,冤也不冤。

 

說冤,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學說不被韓王採納,卻因為學說而被迫出使秦國,從而客死秦國。

 

二是因為才能出眾,遭同門師兄弟李斯嫉妒,最終迫害而死。

 

說不冤,也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按照韓非的學說,從邏輯上說,他的確應該殺。

 

二是因為韓非的學說太殘酷,間接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

 

韓非的治國策略在幫助秦國強大的同時,自己也不能免於身死。

 

韓非的主張很多,有特色的主要有幾條。

 

主張一,如何防止臣子作亂。

 

鑑於歷史上很多君王都死於寵臣之手,因此作為君主要時刻防備臣子作亂。

 

具體的措施首先緊盯著大臣的言行,一發現苗頭就處以死刑,而且絕不赦免。

 

再者必要時把大臣的妻兒子女當做人質,防止叛亂,這叫防患於未然。

 

主張二,極力主張君主獨裁。

 

君主要把賞罰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千萬不要下放到大臣手裡。

 

否則就有被大臣架空的危險,最終深受其害。

 

還有按照韓非的主張,對大臣的治國言論進行嚴厲的考核。

 

說三天攻下城池就三天,四天或者一天都要進行處罰。

 

四天超期說大話了當然要處罰,一天也要處罰是因為誇大困難,誤導決策。

 

一個押糧官途中發現緊急敵情,率領部下破壞了敵人的陰謀,從而挽回敗局。

 

不僅不賞,還要進行處罰。

 

因為超越職權,屬於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當然同時也要處罰帶兵將軍,因為指揮失誤,用兵不當。

 

主張三,君主要深藏不露,親理朝政。

 

作為君主要保留神秘感,不能讓人知道你的喜好,免得被人抓住弱點。

 

通俗點說就是玩神秘,讓人感覺你不按常理出牌。

 

而他很好的執行了這一點,就連他平時住宿的地方,大臣們都不知道。

 

主張四,君主對誰都不能相信。

 

就連妻兒子女都不能相信,因為他們極有可能盼著你早點死,這樣他們好早點掌權。

 

要知道,君主因為疾病死亡的還不到一半,其他的都是各種非自然死亡的。

 

從韓非的八奸、十過、三守、備內、六反、愛臣等著作可以看出。

 

韓非精通各種陰謀詭計,善於揣摩君主心思,總結各種正反案例,的確是一代治國能臣。

 

他在第一次看過韓非的書以後,也不禁慨嘆。

 

要是能見到這個人,並與之交往,即使是死了也不遺憾了。

 

韓非厲害是厲害,也非常狠辣。

 

動不動就殺無赦,動不動就抓人質,動不動就嚴刑峻法,株連九族。

 

他之所以要殺死韓非,是有原因的。

 

一是韓非不是秦國人,而是韓國貴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二是韓非獨身出使而來,沒有人質,他如何控制為自己所用呢?

 

三是韓非太聰明瞭,他的這些計謀很多都是跟著韓非學的,能被韓非一眼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