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陶家的家族史

他很會講故事,討喜的面容再搭配上豐富的肢體語言,整個故事被他講的繪聲繪色,一路上都不顯得無聊了。

陶行雲也是第一次聽這些,他甚至還感嘆,如果不是託了裴大師的福,他還聽不到這些祖先的故事呢。

等到了陶家村,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多了。

陶望山在出發前,早已經跟村裡的族長聯絡過,說是今天會帶重要的客人上門,村裡也早就準備起來。

家家戶戶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全村合力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甚至族長還翻出了重要節日才會使用的舞龍舞獅服裝,敲鑼打鼓的給裴安竹她們,來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比起窯村巖村的落後愚昧,九里坡村的瘋狂邪性,同樣在山裡的陶家村,就顯得正常多了。

可見祖輩傳承下來的家風,還是很重要的。

而且陶家並沒有仗著風水寶地而固步自封——

他們一部分人出去打拼,為陶家搏一個新的希望;另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山裡,種田耕耘,為出去打拼的陶家子弟,鎮守後方,留下退路。

外出打拼的人,發達了顯赫了,也不忘反哺山中的家族。

可若是在外面不幸失敗,也能回到山裡,至少族裡給分房子、分田地,不至於讓人走投無路、客死他鄉。

陶家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家和萬事興。

正是這種“和”,加上祖輩教導的“善”,讓陶家能從幾百年前的戰亂中保存下來,一直延續至今,甚至長盛不衰。

“裴大師,咱們先吃飯,吃完我再帶你去陶家祖墳看看?”陶望山徵詢裴安竹的意見。

“可以。”裴安竹點點頭。

中午吃飯的時候,有鎮守在村裡的陶氏族長作陪,還有其他幾個在村裡比較有名望的長輩。

基於裴安竹玄門大師的身份,大家都對她很是客氣,絲毫沒有因為她是個小輩,就輕視看不起。

一時間,賓主盡歡。

飯後,依舊是由這些人陪著,加上陶望山和陶行雲,一起去了後山,來到了陶家的祖墳。

裴安竹一到地方,就讚歎道:

“當初給你們規劃祖墳的道士,很有幾把刷子,他將風水堪輿和這裡的地形完美結合,將這裡的優勢利用的淋漓盡致。”

“不過你們陶家也很厲害,能將遵守本心、多行善事的組訓一輩輩堅持下來,如果不是你們持身正,這風水局也不可能發揮這麼大的效果。”

陶族長聽了這話,笑得牙不見眼,頗為自豪的點頭:

“裴大師說的是,我們陶家的子孫,出生之後自懂事起,就背祖訓,絲毫不敢忘。”

對於這樣的家族,這樣的家風,裴安竹是無比敬重的。

如果世間能多一些像陶家子弟這樣的人,言行舉止能夠克己守禮,以“仁善”為處事原則,那麼這世界上,就會少了很多冤孽。

她衝著七十多歲的陶族長鞠了個躬:

“陶家大善。”

“我會盡量在不改動陶家風水的情況下,替陶家解決祖先屍骨迴歸祖墳一事,現在有一些準備工作,需要各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