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

  劇組就是在這樣濃重的炮火味當中完成了電影的拍攝的,而且據情報顯示,hn的“yn之聲”廣播電臺還在廣播裡報道了謝靳在邊境拍攝《高山下的花環》的新聞,措辭嚴厲,字裡行間充滿了威脅、恫嚇。  同時還有yn方面特工人員潛入我境內企圖干擾破壞電影拍攝的消息不斷傳出。  林朝陽的講述讓陶玉書心驚肉跳,她沒想到《高山下的花環》的拍攝竟然還面對著如此嚴峻的考驗。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劇組的同志們冒了這麼大的風險,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如果看到電影這麼受歡迎,他們應該也會很開心。”陶玉書感懷著說道。  “這是當然的。”  《高山下的花環》自上映第一日就展現出非同一般的氣勢,這其中導演謝靳和劇組全體工作人員們的努力和付出很關鍵,但更重要的當然是原著小說四年狂銷八百萬多冊的讀者基礎。  四年時間所累積的數以千萬計的讀者,讓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便呈現出現象級的火爆態勢。  短短兩三天時間裡,燕京各區的電影院幾乎場場爆滿,放映廳內不斷上演著林朝陽那天去看電影時的情景,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  也因為電影的火爆,讓許多電影院不得不臨時加場以滿足觀眾們熱切的觀影需求。  可即便是如此,也有很多觀眾為了看電影不得不大排長龍,起大早排隊買票看電影也變成了常態,佇立於西長安街上的首都電影院久違的又出現了觀眾排隊到電影院外的情況。  現在是寒冬臘月,在外面排隊實在是遭罪,有許多人為了早點看上電影不惜拉人情、走關係,更有甚者還有人倒賣電影票,本來一毛錢的電影票加價到三五毛錢。  貴是貴了點,但能提早看到電影,還省去了排隊的麻煩,不少人都願意為這高昂的電影票買單,就為了一睹《高山下的花環》的風采。  這樣的情景不僅是在燕京,同樣也在國內的其他城市上演,每天都有成百上千萬的電影觀眾湧入電影院。  這些觀眾裡有男女老少,也有工農官商,坐在電影院裡這些人沒有年齡、身份、文化背景的區別,他們都是《高山下的花環》的忠實觀眾和影迷。  上映一週,《高山下的花環》展現出的統治力讓同期上映的國產電影黯然失色,即便是以大場面著稱的《垂簾聽政》也難以抗衡。  如果說電影一上映便火爆依靠的是小說讀者們的追捧,那麼在電影上映一週之後的火上加火,靠的就是電影本身的故事和人物的魅力。  自上映第二天起,《高山下的花環》也成了國內各大媒體報道和關注的焦點。  《燕京日報》報道稱:《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謝靳導演再創輝煌。  《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高山下的花環>:一曲愛國主義讚歌》,文章中這樣寫道:  自12月10日上映以來,《高山下的花環》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贏得了電影行業和廣大電影觀眾廣泛的好評。  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視覺與情感的雙重盛宴,更是一曲獻給偉大祖國的讚歌。  《高山下的花環》講述的是南疆戰事和戰士們保家衛國的故事,電影上映後《解放軍報》也盛讚這部電影:  百分之百的還原了原著小說的精髓,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了新時期我軍廣大指戰員敢於戰鬥、勇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一部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愛國影片。  《陝西日報》《湖南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工人日報》……  報道《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媒體和新聞越來越多,級別也越來越 

高,從地方媒體到中央媒體,《高山下的花環》所形成的觀影狂潮正在席捲中國。
  普通觀眾喜愛,電影行業稱讚,官方媒體褒獎,政府層面鼓勵……  一部《高山下的花環》調動了從下到上整個中國社會的愛國情緒,感染了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這個年代無法統計詳細的票房數據,但全國各個城市電影院的爆滿比之前幾年上映的《廬山戀》《少林寺》《牧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與此同時,省市兩級發行公司不斷向中影公司發出的拷貝採購要求。  200份、250份、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