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承祚四年三月,杏花微雨才過,春意正濃。




晝陽初醒,晨光將將打在屋簷的琉璃脊獸上,天未大亮,掖庭緊挨著的廂房甬道仍帶著不曾完全褪去的淺淡夜色。




今日是殿選完畢的第三日,按著宮裡的規矩,該是她們這些入選的秀女分居宮殿,聽旨封位的時候了。




東苑內,姜雪漪從床榻上起身,輕移蓮步走向梳妝檯前,拿起一柄百蝶穿花式樣的梳篦通起了頭髮。




平時本不必這麼早起身,但今日是遷宮的大喜日子,更是她正式踏入後宮紛爭的第一步,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




梳妝檯前的一扇小窗支著,打眼望出去,對面的幾個屋子也零零散散亮起了微弱燭光,都是起身盥洗上妝的秀女,可見跟她想到一處的不在少數。




踏入這地界,人心各異,誰都想走得穩穩當當。




淡掃黛眉,紅唇輕點,姜雪漪細細將一頭烏髮挽起,起身擇了件前兩日裁好的春衣。今日在宮中安頓下來後要先去各處請安,穿著打扮都是講究,不宜惹眼。如此合身份又不算張揚,只襯她端莊可人便很好。




整理完畢後,她往腕上帶了一隻翠玉鐲,算著時辰,走出了房門。




主子們能睡到時辰起,掖庭裡的奴才們卻是老早就起來忙活了。姜雪漪剛一出門,立刻就有眼尖的嬤嬤過來笑臉相迎,熱情地問候著:“未到時辰呢,小主怎麼起的這樣早?”




姜雪漪笑意淺淡,溫聲道:“心裡有事,睡不了那麼久,難為嬤嬤們早起為我們操持。”




宮中混久了的都是人精,素來是看人下菜碟的,因此也不能怪嬤嬤諂媚。




自如今這位陛下登基起便下旨,在位期間不再從各州地的良家子中採選,歷年選秀只從官家女子中挑,因而今年入宮的都是官宦貴女,個個身份貴重,非平民出身。




如此一重身份在這擺著,嬤嬤們自然是要打點好關係的。




嬤嬤一邊連連應聲,說都是仰仗著小主們體諒,並不辛苦,一邊偷偷打量起姜雪漪來。




今年殿選,陛下從貴女中擇了十一位出來,個個都好,但其中論家世、容貌,最出挑的便是姜尚書之女姜雪漪和陶尚書之女陶姝薇了。




若無意外,初封最高的也是二人。




同樣出身高貴,陶姝薇生性倨傲,自視甚高,對她們這些奴才從無什麼好臉色,可姜雪漪就不一樣。




還記得初入宮時,美人如雲,她不爭不搶站在最末,卻能勾走所有人的目光。




雲鬢嬌顏,明眸皓齒,可堪國色,便是她們這些見慣了宮中美人的老嬤嬤們都驚為天人。




教習數日下來,更知她品性上佳,從不對底下的人疾言厲色。且就看今日便知,這是個聰慧不驕矜的主兒。




如此一個論才情、樣貌,處處都絕佳的女子,在宮裡的路才能走得長遠。




雖說當今陛下喜好時有更迭,又風流蘊藉心思難定,如今宮中的寵妃也多嬌媚,可這樣一個白玉無瑕的美人,又有誰會不喜呢。




嬤嬤瞧著姜雪漪,再三思襯,暗暗提點了句:“如今宮中最得寵的便是丹昭容了,她喜穿偏紅黛粉,可見陛下是喜歡的,小主不妨下下功夫。”




對新入宮的秀女而言,最值錢的不是物件,而是消息。




例如宮中的主子們是何喜好,有什麼禁忌,再或者便是陛下或主位娘娘的行蹤,這類消息珍貴的很,不付出些什麼絕不會輕易得到。




嬤嬤能在今日將這消息透露給她,便是想賣她一個好。




姜雪漪明白嬤嬤的意思,眉眼稍彎,福了福身:“多謝嬤嬤,我知道了。”




片刻後,入選的秀女們精心梳妝完畢,接二連三的從東苑中走出來,三兩結隊站在了院子裡。




姜雪漪掀眸看過去,將視線停在了陶姝薇身上。




陶姝薇本就容貌美豔,今日盛裝打扮,愈發將她的美貌襯托得一覽無餘,而身側簇擁著的兩三個秀女,更是凸顯她的地位。




察覺到視線,陶姝薇下巴微抬,斜眼看了過來。




發現是姜雪漪後,她的眼神更加輕蔑,夾雜著濃濃的不喜,走過來冷冷說了句:“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且看是你我誰能爬上去。”




姜雪漪紅唇一彎,並不在意她的挑釁,反而溫聲道:“陶姐姐天姿過人,定是前途無量。”




“虛偽!”




陶姝薇走到姜雪漪身側,用只有兩個人聽得到的聲音,一字一句道:“就算你我父親都身為六部尚書,可焉知你父親的刑部是遠遠不如我父親的吏部的。我父親更是最早就支持陛下登基的功臣。姜雪漪,你自小美名遠播,處處壓著我,可如今入了宮,你又拿什麼和我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