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姜雪漪彎眸淺笑:“怎麼了?”




段殷凝退後一步,深深朝她福身:“太后每年二月都會出宮禮佛,去一個月,三月初回宮。但據奴婢所知,陛下每年在迎太后回宮後,都極少進後宮。就算少有的幾次,也多是丹昭容陪伴在側。”




說罷,她低聲解釋道:“奴婢不知這是巧合還是僅僅是奴婢的臆測,只是奴婢覺得——小主知道了興許會有用。”




據姜雪漪所知,當今陛下並非是太后的親生兒子,而是被先帝指到膝下的。陛下被指給太后的時候已經九歲,是知事講書的年紀了。




這個年紀相遇的母子還能有多少情分,無人講得清楚。




先帝多情,後宮嬪妃人數甚多,子嗣也多。陛下的生母出身不高,雖聽聞十分美麗,但在一眾美人中不算十分得寵。大巡遊之後聽說因罪被處置掉,陛下這才被指到了太后膝下。




除了這些放在明面上的事,其餘細節父親母親甚少提及,只說這是一件知道內情的老臣們都十分忌諱提起的事情,日後也是要爛進肚子裡的。




結合種種,姜雪漪很好奇。




陛下為何每年這個時候都情緒不高。




難道,是因為他的生母嗎?




思及此,她又軟語問道:“那姑姑可還知道,陛下往年這陣子都愛去哪兒嗎?”




段殷凝默了片刻,低聲道:“奴婢從前遠遠見過陛下往太液池去。”




-




三日後,太后的鑾駕回宮。




姜雪漪早早的便起身盥洗更衣了,一大清早先去鳳儀宮請安過後,再跟著皇后去向太后請安。




前幾日下了幾場雨,晨起時天際仍是灰濛濛的,一層層卷著濃墨般的雲,一幅山雨欲來的模樣。




皇后搭著芷儀的腕走在最前,後頭低眉順眼跟著一長排的宮妃,依著位份,姜雪漪就站在中間的位置。




這會兒長壽宮的硃紅色宮門已經大敞,門口值守的宮女個個垂眸屏息,衣冠整潔,門前廊後的路面整潔得彷彿一絲塵埃也無。




眼裡容不得沙子之人。




僅僅是打一個照面,就很難對太后不產生敬畏之心。




青衫宮娥恭敬行了禮後,引著皇后一路往長壽宮的正殿過去,太后就就端坐在主位上,面上帶著淡淡的笑。




約莫五十多歲的華貴婦人,端莊雍容,保養得宜,能從如今的面貌中一窺年輕時的美貌。




只是太后這會兒瞧著還算和煦,並不如想象中那般疏離威嚴。




但越是這般,姜雪漪反而越不敢掉以輕心了。




皇后站定後不久,便聽得門前一聲響亮的“陛下駕到——”




能見到陛下,嬪妃們原本安安靜靜的隊列頓時躁動了幾分。




姜雪漪也抬頭看過去,就見陛下從容走來,一身矜貴修身的明黃龍袍,面如冠玉,唇邊帶著溫潤的笑,和那日桃林見到的彷彿不是一個人。




嬪妃們向陛下行禮後,皇后和陛下一同向太后請安,再然後便是她們這些妃嬪。




太后娘娘和帝后二人閒話了幾句,親熱溫和,如尋常家中一般,待關切了幾句,就將話題轉到了新人入宮上面。




她瞧著底下一排眼生的嬌豔面孔,笑道:“今年新人入宮,哀家也沒能好好瞧一瞧,可有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