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貓團 作品

第 13 章 被老虎吃掉


                 林笙到達和孫蘭約好的地方時,天才矇矇亮。

  山中仍涼,但已經有不少村戶已經飄起炊煙了,還有抱著盆子去河邊洗衣的三兩村婦。遠遠的瞧見一個小書生走在小道上,就一件淡青色的長衫,也遮掩不住他身上乾淨溫潤的氣質。

  村裡都是粗布麻衣的農漢,難見讀書人,更不說這樣精緻好看的男子。

  幾人忍不住悄悄瞧他,還湊著腦袋小聲嘀咕,時而笑兩聲。

  “林醫郎!這兒呢!”孫蘭依舊包著頭巾,揹著與她身形很不相稱的大揹簍。

  見到林笙,她熱情地打了個招呼,便帶著人往林道里面去,肉眼可見的精神頭十分足,嘴裡不停地念叨著柳山生的事:“我昨個兒晚上照你教的,給我男人捏了胳膊和腿,他說舒服多了,還有點酸酸脹脹的。”

  “他還按你說的法子練了舌頭和說話,甭提多高興了!”

  林笙點點頭,每一句都有回應:“剛開始練習肯定會痠痛,一定要堅持。”

  兩人一邊閒聊著,一邊走。

  從後山的林口出發,腳程走了估計四十多分鐘,林笙開始出汗了,這時遠遠的還能瞧見對面山坡上有幾塊梯田,正有村民扛著鋤頭、挑著水,在山道上走。

  孫蘭指著說,繞過那片山坡後頭,他們家的梯田也在附近。又說過陣子準備種些豆子,等長成了,給林笙送點吃。

  絮絮叨叨的,繞過這片林子,梯田就逐漸看不見了,這才算是真正進山。

  頭頂的枝杈也逐漸密了起來,腳底下的路也不能稱之為路了,只是野草倒伏的小徑。再往深處走,甚至還需要用鐮刀劈一劈擋路的藤草。

  林笙以前讀書時,偶爾也會上山。因為他的導師認為實踐才能出真知,比起坐在空調房裡對著文獻侃侃而談,他老師更喜歡帶著每屆學生上山考察。

  所以每年夏天或者秋天,他們師徒二人總會專門抽-出個把月的時間,到山裡去,一邊給當地的山民免費看診,一邊去認認地道草藥,收集一手數據,做做研究。

  專門為了正經採藥而進山,林笙其實也是第一次。

  所以多少擔心自己紙上談兵,會一無所獲。

  結果才進山沒多久,就已經看見了不少眼熟的植物,比如車前草、刺刺芽還有蒲公英,有的雨後才冒出來,有的已經綠油油的竄出了一大片。莧菜和蕨菜更是隨處可見。

  林笙見著這裡植物這麼茂盛豐富,隱約放下心來,感覺自己的猜測應該沒錯。

  這些能當做菜吃的,林笙沒客氣,先挖一點。

  一轉頭,石縫旁還有剛長出來的一簇簇的地膚,翠生生的一團,等秋天結了種子,就叫做地膚子,是一種可以清熱利溼、祛風止癢的藥材。

  這個孟寒舟是能用上的,可惜它離結種子還早著呢,遠水解不了近渴。但林笙捨不得放過,還是小心地刨了幾株,連著根鬚上的溼潤泥土一起,用帶來的布塊包好,放進竹簍裡。

  還有薄荷,這個可以泡茶喝,還能清口齒,用它煮藥汁也能夠消炎止痛,可以給孟寒舟用來清洗臉上的疹子。

  林笙自然是要多挖一些放起來。

  孫蘭常年進山挖野菜,認得很多。但地膚她沒聽過這個名字,也從來不知道,這個原來也是一味藥。他們都叫掃帚菜,嫩苗可以直接炒著吃,或者剁碎做餅子的餡兒。

  薄荷她倒知道是藥,但是這個別說山裡有,就是田邊上都不老少。村裡人有牙疼眼疼的,就自己個兒到田邊上摘點這個葉子嚼著吃,苦涼苦涼的,能下火。

  剛挖完薄荷,往前又走了十來分鐘,林笙一低頭,又瞧見了野艾蒿和大青葉。

  挖。

  哎,好多金線草,還有兩指劍。

  這兩個能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

  挖!

  又幾十來步,撥開樹下的灌木叢,是聚在一起抱團生長的紫花地丁,小小的苞正要往外鼓。

  這是清熱解毒涼血的常用藥,有很多用處,狠狠地挖!

  ——於是這才剛進山沒多深,林笙並不很大的竹簍裡,已經裝滿一大半了。

  林笙顛了顛揹簍,喘了口氣:“……不可以,林笙,不能見著什麼都走不動道兒。”

  才告誡完自己,林笙深吸一口氣,結果一扭頭,又看見了夏枯草——這個是清肝瀉火、散結消腫的好東西!

  而且從它的名字就知道,這種草藥到了夏天,天氣一熱,草莖就會枯黃凋萎,藥效也就沒有了,此時不挖更待何時。

  林笙瞬間就把剛才的告誡忘得一乾二淨,糾結了片刻,把竹簍裡面挖多了的薄荷和紫花地丁掏出來了一把,心痛地扔掉,然後挖了一大把夏枯草放進去。

  孫蘭也跟著挖了點能吃的野菜,但都不及林笙挖得多。

  眼看著林醫郎的竹簍一點一點的變沉,腳步也一點一點地變重,他微微弓著腰,還抱著小鏟子左瞧瞧、右看看,挪不動腳的模樣,不禁有點哭笑不得。

  就跟故事裡掰玉米的小熊瞎子似的,掰了小的又捨不得大的,哪個都想要。

  更不說,他現在挖的好多種都是田間地頭常見的,根本不需要進山,孫蘭只好勸道:“林醫郎,這裡離昨天你想要的那個小藍花的地方,還遠得很……你要是這樣挖下去,怕是還沒到地方,就要背不動了。”

  林笙:……

  做人確實不可以這麼貪婪……反正山跑不了。

  林笙說服自己,忍痛不再挖這些普通尋常的草藥。

  他休息了片刻,大概記了下方位,等以後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再來採,便揹著竹簍悶著頭,當做沒有看到,狠著心繼續往前走。

  說是小兩個時辰的路,那是按孫蘭的腳程算的,帶上林笙這麼個累贅後,速度一下子慢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