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桑必順 作品

第110章 千絲萬縷的羈絆,賜婚

 謝識琅是在她走後第三日轉醒的。

 昏迷的這些時日,他好似身處在一片蒼茫陰暗中,鋪天蓋地的黑。

 唯一心安的,便是他總能聽見謝希暮說話,雖說斷斷續續的,也算是慰藉。

 可直到有一日,他在黑暗中再也聽不見熟悉的聲音。

 他惶恐焦躁,想從黑暗中抽出身來,卻無法擺脫。

 直至做了一個夢,與其說是夢,不如說是一段記憶。

 七歲迎來父兄嫂嫂身亡的慘訊,他感覺天都塌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謝家是謝端遠交到他手裡的,那段時日,他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

 日子就好像被一層陰雲滾雷籠罩著,對於他來說過於難的書冊題目、繁雜瑣碎的家族事,就像是無法擺脫的噩夢。

 就算抬起頭看天,年幼的他也只能看見朽木死灰。

 聽老族長說,再小一點的他其實是一個很多話的孩子,總喜歡賴在父兄懷裡撒嬌打滾,有時也會頑劣得讓人頭疼。

 可這些,在父兄離世後,就再也不復存在了。

 世間萬物對他來說無非黑或灰,文人詩中所寫的萬般顏色和生機盎然,對他來說是難以體會的。

 直到那孩子出現。

 有人將他兄長、嫂嫂的孩子抱了回來。

 原來那孩子還活著,已有一歲。

 祠堂內,他看著謝端遠抱著女嬰歡喜展顏,心裡本來沒太大感受。

 兄長嫂嫂不在了,這個孩子,與他可以說是陌生人。

 謝端遠讓他將孩子撫養長大。

 他只心裡犯嘀咕,自己也是個孩子,如何養大一個比他更小的孩子。

 可等他看向小嬰兒,卻發現小傢伙眼珠子圓溜溜地,撲閃著溼漉漉的眼睛,一個勁盯著他看,沒有等待,便張開了肉乎乎的手臂,搖搖晃晃地將身子探過來,要抱。

 他怔了下,本來不想配合,但小傢伙的視線太直勾勾的,弄得他不好意思,只能將小傢伙接過來。

 謝端遠說,他兄長麾下帶著孩子躲躲藏藏一年,等追兵徹底消滅,才將人送回來。

 可這孩子實在是珠圓玉潤,抱在手裡沉甸甸的,哪裡像是流離失所了一年。

 心裡正嘀咕著,忽然肩上一沉。

 小傢伙毫無防備地將腦袋靠在了他的肩膀。

 稚嫩身子牢牢扒在他身上。

 他只能感覺到她渾身都軟乎乎的。

 心裡,也驟然跟著一軟。

 也正是這一抱,兩個人的羈絆由此結下,像是千絲萬縷纏繞在一起的紅絲線,再也無法解開。

 他給她取名希暮。

 希暮——她是暮色降臨後,孤寂長夜漫漫中,他唯一的希望和歸屬。

 於是又是夢迴,那日在祠堂內,她再度向他伸出手。

 夢徹底醒了。

 謝希暮卻不見蹤影。

 鋪天蓋地的一陣絕望襲來,謝識琅險些要喪失理智,但也確實不差多少了,他質問謝端遠為何不守諾言,逼走了謝希暮。

 心頭一直系掛著她在夢中對他說的話,就像是鑽心的刀子,時不時刺他一下。

 他一刻都捨不得停緩,進宮請旨,不顧謝端遠阻攔跟上崔家行進的路線。

 終於。

 “——”

 馬車簾被嘩的一下掀開。

 楊夫人不敢置信地看著身騎高馬的男子,心情從一瞬間掉到谷底。

 此地距京城已有千里路,先前聽聞謝識琅受傷昏迷,竟沒想到他能騎馬追行千里。

 簡直是…瘋了。

 隔著五六個人的距離,外頭有人舉著火把,朦朦朧朧橙光好像給男子周身暈開了一層光圈,傷未癒合便追行千里,縱然故意穿了一身玄袍,還是能瞧見從後背蔓延至前胸的一片濡溼。

 謝希暮失聲看著對方,他的臉色比紙還白,眼下有兩道淡淡的烏青,疲態卻被掩藏得極好,在外人跟前,他從來不會將脆弱之處暴露出來,那雙熟悉的墨瞳極具穿透力,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正死死盯著半月不見的她。

 “官家聖旨在此,清河郡崔氏二房與我父莫逆之交,曾為我與二房長女定下娃娃親,如今到了適婚年齡,官家憐我後院空置,賜婚於我和崔二房姑娘。”

 他一字一頓,吐息如滾珠,一顆顆砸在她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