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5章 策論袁術

 袁紹一直以來都和夫人劉氏一樣,以為自己的三兒子還是個孩子,但聽聞袁尚的軍事策論,袁紹是不出的心情舒暢。

 袁尚這番話既有真知灼見,還有令人無比舒爽的阿諛奉承,狠狠的而且準確的拍在了袁紹的馬屁上!袁紹被捧得飄飄然,偏偏卻感覺不到一絲袁尚的奉承與討好之感!袁尚言辭懇切,語氣正氣凜然,自己的軍事論點以自己父帥的輝煌戰例作為論據和論證,邏輯清晰,推論合理,還帶有兒子對父親的那種崇拜感,自己作為袁紹兒子的榮譽感!試問,哪個當爹的能受得了這種既有專業水準又有歌頌讚美的彩虹屁?

 一句話總結就是以客觀的角度去肯定一個主觀的事情。算是最高水準的阿諛奉承了!

 袁尚之前可是下過苦功的,他知道必有一會和袁紹談論軍事問題,為了能夠獲得父帥的欣賞和青睞,袁尚把袁紹以往的戰例進行分析和提煉,也的確找到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如今以《孫子兵法》和《孟子》諸多軍政理論相結合,還暗暗把袁紹比作孫武,要知道孫武可是被稱作“兵聖”的!何為兵聖?兵家至聖!

 袁紹若是陸遜那種謙遜之人還好,偏偏他是好大喜功,愛慕虛名之人,他人性中的弱點被袁尚死死拿捏!

 袁紹眼中放光,看到一表人才,雄姿英發的兒子居然文韜武略,胸有溝壑,頓時發覺這個兒子和其他幾個兒子差別很大!絕非池之中之物!

 他連忙把袁尚拉到身邊的榻上坐,父子二人促膝而談,十分親暱!

 袁尚在被誇獎後,神色並無沾沾自喜,反倒是十分虛心,連連請袁紹講解。這讓袁紹更加高看一眼,畢竟作為老一輩的軍事統帥,最討厭後輩有點智慧就目中無人!袁紹便拉著袁尚把自己以往的戰績又標榜了一番,袁尚表現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問和喊好!

 這一副虛心求教,拍案叫絕的戲碼,也是袁尚投其所好而做出的。

 袁紹自己講了一番,而對袁尚的好感和好奇心更盛了!這個寶藏兒子有沒有事關當下格局的分析與見解呢?

 “吾兒,為父給你講了這麼多,你當回去好好思眩為父還想聽聽你對當下時局之見解。”袁紹給出第二道題目。

 這個問題袁尚自然也是早就有腹稿的,他穿越至此後的第一就想過這個問題。

 公元197年春的大漢下,群雄並起,紛爭不斷。此時董卓已死,諸侯兼併愈演愈烈,並且根據前些年的大戰爭,諸侯實力也顯現出差距。南北實力最大的諸侯分別是二袁,即袁紹和袁術,無論兵力,地盤,世家支持程度,此時都是一流諸侯。之後便是曹操,孫策,劉表,劉璋,馬騰,公孫瓚,再的就是呂布,劉備,張燕,張繡等輩。

 袁尚在此基礎上開始進行分析:“當今下群雄逐鹿,諸侯眾多,變數極大。諸侯間彼此既不信任又相互利用,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今日呂布和劉備可以大打出手,他日也會協同對抗曹操。我冀州兵馬與曹操也是打打停停,但是都還未到決戰之時。我九州地域遼闊,下格局不可一言蔽之。父帥在上,兒臣把大漢版圖分為三部分進行分析。

 當下諸侯間最大的矛盾也最容易激化的矛盾便是中原和南部。核心爭端是叔父的登基野心與其周圍諸侯之間的矛盾!”

 袁紹聞言,眼前一亮,但同時又面沉似水!袁尚的叔父也就是袁紹的弟弟袁術。袁術儘管是弟弟,但是袁紹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出!在漢朝時,嫡子往往繼承家業,是為家族正統。所以在袁氏家族內部,袁術的地位要比袁紹尊貴!

 然而袁紹自年少時就自詡比袁術優秀,袁家四世三公,貴族內部的爭鬥比皇室之間的鬥爭是不遑多讓。袁紹非常自信也很有本事,年輕的時候便在家族助力之下出仕為官,初為司隸校尉,後來追隨大將軍何進,混得風生水起,後來更是首先舉起反董卓大旗,一時間振臂高呼,下相應,成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風光一時無兩。至此,袁紹在聲勢上和能力上都壓過袁術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