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5章 策論袁術

 劉備,雖然都曉得他是個欺世盜名的假皇叔,但是如果袁家的皇帝與劉家的皇帝並立,他那個劉家皇叔的名頭必然也會一文不值。何況劉備向來以漢室宗親自詡,以匡扶漢家下為幌子,進行招兵買馬。如今有人造反,他若不攻打,他千方百計塑立的形象就會崩塌,以後誰還聽他的,只怕他那兩個結義的兄弟都會瞧不起他!

 孫策與袁術有仇,兒臣聽聞在十八路諸侯反董卓時,其父孫堅就被叔父陷害,後來孫堅獲得傳國玉璽一路向南,袁術一路派兵追殺,儘管是劉表射殺的孫堅,但是沒有袁術的追殺,孫堅也不會情急之下硬闖劉表屬地。因此叔父算是孫策的半個殺父仇人,何況孫策一直保存著傳國玉璽,他是不得已才把這寶物給叔父換幾千兵馬的!叔父一旦稱帝,孫策必然回想起新仇舊恨,討伐之!

 而更直接的原因是叔父的地盤淮南與曹,劉,孫三家都有接壤,若三家敗之則可以瓜分叔父之地盤,擴充自身實力!

 還有一家與淮南接壤,便是那三姓家奴的呂布,此人反覆人,必不會輕舉妄動,自然會看雙方大戰後的結果而押寶,若聯軍勝他便可以對叔父宣戰分得一杯羹。若叔父獲勝他必偷襲曹操後方,這種事情他呂布做了不止一次了!

 其三,這幾路諸侯也不會短時間攻破淮南,畢竟叔父有帶甲十五萬,壽春和汝南都有高牆壁壘,更有紀靈這等猛將,手下謀士閻象與楊弘都為智謀之士,他若稱帝必會進一步徵兵擴軍,屆時得有將士二十萬!就算是二十萬只羊,散開去抓去殺,沒有一個月也抓不完殺不完的!

 因此兒臣推測,這幾方諸侯會因為叔父的鋌而走險進行淮南會戰!鏖戰許久後,多半是叔父敗亡!”

 袁紹看著自己的三兒子,又欣賞又陌生!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子竟然把各個諸侯之間的利害關係分析的頭頭是道。已經超越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認知和見識了。有些觀點即便袁紹自己都會忽視,然而一旦發現後,又覺得妙不可言,例如“出現一個新皇帝對誰的負面影響最大”,那無疑就是曹操和劉備了。袁尚的分析把利益與人性全部考慮進去,可謂是洞察人心!

 “吾兒果真是麒麟才子啊!祖宗庇佑,袁氏幸甚!尚兒你這數日不見竟然如此精進,可是遇到了什麼高人?得遇指點你?”袁紹心中自然好奇,為何原先繡花枕頭一般的兒子如今變得如此睿智。

 “兒近來日子過得簡單而充實,愛讀《孫子兵法》和《太史公記》,除此外便是刻苦習武。”袁尚總不能自己的靈魂是穿越來的吧?

 “吾兒分析的淮南戰事恐不遠矣!你之前分三部分闡述下態勢,剛剛了中原和南方之格局,另外兩部分為父也想聽聽你的見解。”袁紹身為一方諸侯兼軍事統帥,最愛聽策論,尤其聽了有關中原地區的闡述後,更想聽聽有關北方也就是自己陣營及周邊的態勢。

 袁尚知道此時的袁紹在軍事戰略上還在猶豫,袁紹勢力割據冀州,位於北方。冀州北有強敵公孫瓚,南有奸雄曹操,西側有如骨附蛆的黑山賊張燕。袁紹雖然實力強大,但是三方敵人如何伐交伐謀,他始終拿不定主意。一方面客觀上冀州軍事態勢複雜,另一方面也是袁紹多謀少斷,猶豫不決,有嚴重的選擇困難症,還有一方面就是袁紹手下謀士分為兩三派,意見相左,且各個能言善辯,每一派好像都很有道理卻又無法推翻其他饒意見。

 因此袁尚想協助袁紹做正確選擇,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