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46章 收服關平

 眼前的關平,面色白皙,頭戴束冠,身穿鎧甲,外披大綠袍,腳踏鹿皮靴,手持一杆明晃晃的大刀,坐下一匹白色馬駒,英姿颯爽。竟然有七八分與袁尚相似!

 二人同為熱血少兒郎,又都容貌不凡,乍一看還真有點像!

 袁尚甚是喜歡關平,這才是他心中少年兒郎應有的模樣!

 關平用手中明晃晃的的大刀指向廖化,自報家門喝道:“爺名叫關平,乃是關莊的二公子,你是何人,通報姓名爺再斬你不遲!”

 袁尚等人都注意到關平的大刀不似凡品,他舉刀時,這刀發出微微的刀震之聲,好似龍吟!

 廖化撥馬前行,也是橫刀立馬,回答道:“在下袁三公子麾下,廖化!關平,我看你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是個人傑,如今遇到我,你與你這口好刀都得敗在我的馬下!”

 關平不屑的冷哼道:“我九歲習武,已經快有十年光景,手中寶刀是家父重金為我購買的龍吟寶刀,今你便用脖子試試這刀快不快!”

 廖化大怒:“乳臭未乾的娃娃,看你廖大爺的刀快不快!”

 二人遂廝殺在一起!

 廖化是驍勇的,此人七十歲時仍舊當先鋒官,典型的猛衝猛打的武將,因此上來廖化騎馬衝鋒,對著關平就是三連砍!

 袁尚也是用刀之人,發現廖化武藝不算高,但是打法是敢拼敢打,不乏影換命”的招數,就是放棄防守與對方換招,這種情況下就逼著對方做選擇,要不要冒險與廖化換招,如果換不好,自己就會和廖化同歸於盡。拿眼前的關平舉例,他從沒有遇到過這種拼命的搏殺,自己把廖化砍倒的同時,也會被廖化山自己,即便自己不死,也容易缺胳膊掉腿!

 這種打法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武藝之間的差距,關平只得改以守勢去應對廖化。

 袁尚看到廖化的搏命打法,想起古代另一位猛將也有類似的戰法,那就是唐朝開國名將程知節,俗名程咬金!他用一柄宣花大斧,就是這種換命搏殺的打法,俗話講的“程咬金三板斧”就是的這個。很多人打怵遇到這種不要命的對手,交戰之時反被武藝不如自己的程咬金壓制,加上程咬金膂力很大,斧頭勢大力沉,因此死在他斧頭之下的將領很多。

 廖化便也是這種打法!

 袁尚思量廖化是黃巾賊出身,又當山賊這麼多年,身上有些不上臺面的野路子,也是正常。反倒很欣賞他這種戰法,作為軍人,尤其是領兵的將領,這種捨我其誰的氣勢,能夠激勵大軍!也難怪姜維在蜀國後期如此仰仗七十歲的廖化了!

 再關平,他的實戰經驗遠不如黃巾賊出身的廖化,廖化參加的戰鬥不下百場,而關平雖然武藝精湛,但是現實交戰略顯稚嫩。最大的問題是拘泥於招式,有些死板。不過他的刀法基本功還是很紮實,刀法也算是精妙,最大的優勢卻還是在他的寶刀之上。

 臨陣交戰時,他手中的龍吟寶刀伴隨著揮舞和碰撞,不斷的發出龍吟般的震鳴,可以極大的擾亂對手的心神,畢竟有一把這麼鋒利的寶刀,只要有把子力氣就能輕鬆把人砍成兩段!

 二人不久便對戰了三十回合!彼此之間平分秋色,勢均力擔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關平是虧在經驗上,廖化是賺在打法上。若給關平三年時間,恐怕廖化就不是對手了。一方面關平年方十八,氣力上還有上升空間,而是多些實戰拼殺,必然可以把死板的刀法融會貫通,從而讓刀法靈動,那時的關平的武藝應該可以逼近張遼徐晃這些第二梯隊的武將了。

 袁尚看過關平的武藝後,心中十分喜愛!看來二人也一時間分不出勝負,別再有閃失,傷了彼此,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袁尚挽弓搭箭,想露一手的同時給兩人一個臺階下。

 袁尚的弓矢沒有瞄準關平,而是瞄準他的龍吟刀。待二人雙刀碰撞時,袁尚瞅準時機,一箭射過去,箭矢正中二榷碰撞的位置!

 袁尚的武藝平平,但射術還算精湛!目測四十步的距離,袁尚基本可以指哪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