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48章 謁見張勳

 荀諶問起袁尚的核心溝通方向是用激將法,還是勸誘法?

 袁尚堅持使用激將法!他認為以袁術袁紹兄弟二人從的羈絆和競爭入手,讓袁術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爭鬥心理比勸誘效果要好。他還把陳琳編寫由父親謄抄的書信給了荀諶看,荀諶看後忍俊不止卻又折服於袁尚洞察人內心的智慧!

 袁尚告知荀諶,對袁術麾下重要謀士和將領的辭和話術也要遵循這個大方向:他二人表面上花錢賄賂重要官員,要他們勸袁術不稱帝!但是不稱帝的理由是河北袁氏要稱帝,希望淮南袁氏讓賢、讓位、讓機會、讓玉璽!總之就是通過河北袁氏染指帝位之心來彰顯稱帝之事刻不容緩!從而激發袁術下屬官員們對袁術稱帝后,對這些官員所能帶來的利益和好處的渴望!

 通俗的話就是,用河北袁氏對帝位的渴望,描繪一個河北袁氏美好未來的大餅,再用這個大餅饞淮南袁氏!

 這在當今社會就是“捅,你猶豫買不買一件商品時,忽然有一個人“你別買了,我喜歡這件商品,你讓給我吧,這件商品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利益和滿足副。很多人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和被“捅這麼一,愈發重視對這件商品的價值的估量,於是買下這件商品。總之,萬萬是不會讓給別饒!

 袁尚就是想借用這個計策,套路一下袁術以及他的官員們。

 荀諶認為這個計策很高級,也很隱蔽:“妙哉!咱們花錢要他們勸袁術不稱帝,但這些官員一定會為自己的利益作出拿錢不辦事的事情來!反而會勸袁術稱帝!因為袁術稱帝,他們的官職和權勢也水漲船高,若真能一統下,他們就成為真正的三公九卿,兵馬大元帥了!而咱們花了重金賄賂,他們也不會質疑我們的真實性。這般瞞過海,定然會讓袁術和他的官員都急切的走向稱帝之路!”

 事不宜遲,袁尚要求荀諶這就分別約見張勳和紀靈,待關寧採買好禮物便登門拜訪,事情的順序是先見官員,再見袁術!之後坐等他們開會被自己反向洗腦,讓他們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久關寧採買回來,有不少玉器珍玩,荀諶還從汝南郡荀氏那邊支取了一大錢財,用來賄賂張勳和紀靈,算是荀諶替袁尚墊付了一大筆的公關費用。這讓袁尚再次對資源有了認識,還是那句話,面對這個情況,即便是諸葛亮也不可能比荀諶做得好,他是有更高的謀略智慧,但是搞關係,玩圈子,諸葛亮一沒錢二沒社會地位,這是他的短板之一。即便蜀漢時期他是丞相也依舊在這方面十分欠缺。諸葛亮是個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人。也不會裝傻,也不會示弱,東吳與劉備的一些矛盾也是他的爭強好勝導致的。周瑜被他活活氣死,致使東吳之人對諸葛亮的怨恨遠大於曹操,軍官將領想的不是滅曹操而是給周瑜報仇,給江東爭一口氣。早晚有一東吳上下眾志成城偷襲荊州,斬殺關羽,這才讓東吳從上到下解恨。

 荀諶去謁見張勳,張勳沒想到河北袁氏會派使者來淮南,而且使者就是袁紹的三公子,因此不敢怠慢。畢竟袁紹和袁術是親兄弟,淮南又是袁氏的老家所在,因此無論是與袁術的親屬關係還是袁紹的實力,張勳都需要隆重接待袁尚,也就是袁術的親侄子。

 古代親屬的稱呼與現代不同。胞、親、堂、從是族親的四個差級。

 同父同母是胞兄弟。胞,即胞胎、同胞,喻同一個父母所生。《辭源》:“同父母所生者為同胞。”

 同父異母是親兄弟。袁紹和袁術就是親兄弟。

 堂兄弟又叫做“叔伯兄弟”,是同祖父的。

 不同祖父的便是從兄弟了。比如,甲的爺爺和乙的爺爺是胞、親兄弟,那麼甲和乙就是從兄弟了。

 胞兄弟和親兄弟都是古代十分親近的血緣關係,袁術是袁尚的親叔叔,袁尚是袁術的親侄子。

 當晚,張勳派使者去驛館請袁尚來自己府上赴宴,並荀諶,張合,關寧,周倉等人隨校

 來到張勳府上,袁尚讓荀諶送上一份大禮,黃金百兩,玉器珍玩四件,並絲綢十匹。如此厚禮,常人哪有不愛的?張勳萬萬沒想到袁尚會送重禮給自己,畢竟自己和河北袁氏從沒有過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