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68章 決心稱帝

 長史楊弘這時給了閻象一個眼神,要他冷靜,不要太沖動不該的話。

 閻象畢竟是一位老者,心性比年輕人要堅韌,很快他冷靜了下來,知道自己的處境已經容不得他再犯錯,若是冒犯了主公非但不能阻止袁術稱帝,還要禍及滿門。閻象是淮南當地門閥世族的人,向來德高望重,城府極深,今這冷不丁的著了袁尚的道,算是吃了一個啞巴虧。

 楊弘見閻象話都沒有完,就被袁尚暗地裡的一番操作給弄得主公猜忌,此時閻象再多的話也是無濟於事了。

 因此只有自己站出來了!

 楊弘出列,拱手施禮道:“主公在上,若是主公懷疑閻公與我受人賄賂,我等無話可。只盼主公細想,我和閻公都是世家之人,豈會因區區金錢而悖主進讒言?請主公勿疑!依我看,袁尚在私下攪動我淮南局勢,居心叵測。且不他是否激將主公,弘只想稱帝之事本身。主公可知周文王哉?”

 袁術剛剛滿懷激情被閻象潑冷水是中了激將法,這會楊弘又把古人搬了出來,他無奈的點點頭:“周文王誰人不知?”

 楊弘道:“夕者周文王擁有三分之二的下,卻依然向殷朝俯首稱臣,被世人稱之為仁主。今主公不過擁有淮南之地便想稱帝,恐為下人非議!稱帝之事事關重大,望主公三思,且不可因一封書信,幾句嘲諷便妄下決斷!”

 原史中楊弘便是用周文王的例子來勸諫袁術不要稱帝,如今袁尚穿越後他依舊用儒家思想去約束袁術。但是根本不好使。袁術不是腐儒,他是門閥世家出身,看慣了強權與武力才能解決問題之人,拿儒家思想去勸一個野心家,這藥不對路。

 同時也明楊弘此人智略不及,一個謀士出謀劃策,除了計謀的正確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保證主公聽了能夠採納!這就得謀士至少了解主公是個什麼人!他的性格,他的所思所想是什麼。這袁術要是孔融嘛,你用儒家思想,用周文王去勸諫,沒準好用。對袁術來簡直是無稽之談!

 袁術聽後襬擺手,根本聽不進去,隨口便反駁道:“周文王如此賢德,卻怎選了周武王繼位?武王伐紂,下歸心。吾不做周文王,吾要做周武王!”

 楊弘此時有種被泥巴堵住嘴的感覺。袁術得沒錯,周文王不想當子,那幹嘛選一個想當子的兒子做繼承人?周文王的兒子都不聽他老子那一套,我袁術幹嘛學周文王?!

 閻象此時冷靜下來,聽楊弘以虛名勸諫,豈會動主公。於是閻象又出來話:“主公,臣想的是,稱帝之事絕非宮闈之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稱帝引發之後果,主公可曾考慮過?屆時下人皆以主公為亂臣賊子,必會引發討逆的大軍兵臨城下!不消別人,許昌曹操,徐州呂布,荊襄劉表都會打著平叛的旗號對我淮南用兵!就算我軍兵精糧足,但註定是一場惡戰!那時主公該如何是好?”

 閻象比楊弘的高明之處就是他了解主公袁術是什麼人,知道和袁術討論事情不能講虛名,得講利害關係!

 袁術聞言果然有些猶豫了,他最擔心的也是此事,自己稱帝后,群雄來犯!

 可是袁術的一切顧慮,袁尚都提前替他想到了,他也早早的給張勳和紀靈洗腦,灌輸了很多方略,稱帝引發的戰事,張勳和紀靈都有應對之策,以便打消袁術的顧慮!

 張勳聞言再次出列發言:“閻公所慮雖實,但真正有實力與我一戰的強敵卻可謂屈指可數。不過曹操一家爾!閻公又何必杞人憂?”

 張勳自從被袁尚洗腦後,把袁尚很多潛移默化傳遞給他的策略都爛熟於心,此時正好當著主公袁術的面展示一番,不枉自己作為淮南軍事大都督的官職。

 閻象卻十分不屑的模樣:“大都督這是糊塗了嗎?怎麼可能只有曹操對我們用兵,徐州呂布,荊襄劉表,乃至江東孫策,哪個不是擁有武裝?到時子必發討逆檄文,群雄響應,主公便成為第二個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