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70章 淮南攻略(上)

 袁尚入宮後,發現整個仲家公府內外都在忙碌,本就雄偉的宮殿更加的奢華,這都是為袁術稱帝在做準備。

 袁尚今心情不佳,他一直在為之前的錯誤想對策和進行反省。

 不過看到袁術如此大張旗鼓的佈置自己的皇宮,而淮南的老百姓飯都吃不飽。袁尚又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錯。

 對,從策略上來,袁術這次稱帝登基的佈局和規劃比原史要周全的多,甚至從戰略意義上幾乎立於不敗之地!淮南的官僚也的確從袁尚的話語中得到很多啟發,使得策略更加完整有效。

 但袁尚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就是袁術稱帝這件事本身的對錯!

 稱帝本身無錯!所有諸侯都想稱帝,沒毛病,誰也不用裝白蓮花,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稱帝后對民政策,對生產的態度是怎樣的,這才是稱帝背後的核心與底層邏輯。

 稱帝不要緊,如果能養民搞生產,逐漸擴充兵源糧草,那這個皇帝會越坐越穩,再有呂布和孫策的幫襯,袁術還真是很難對付。

 但是袁術稱帝,反而是倒行逆施,進一步盤剝民脂民膏,別普通百姓了,就連門閥世家這些底子雄厚的大族都被搜刮得不剩多少了!淮南一州之地,有多少錢糧和勞動力供你支撐如此奢華的登基大典?如此勞民傷財的巨大宮殿?還有那每日耗費巨量糧食的二十萬大軍?

 世家大族都吃不消,百姓難免有餓死者!袁術不養民,不重農,反倒是揮金如土在宮殿慶典之上,陶醉於紙醉金迷之間,這無異於竭澤而漁!坐吃山空!

 民生不出半年就被徹底敗光了,到時民生凋敝,世家大族會有叛變的念頭,百姓更是為了生存有造反的意向!就連士兵也多是淮南當地之人,見家鄉民不聊生,又有幾個願意為袁術賣命?

 原史上曹操攻打袁術,其實袁術是佔有兵力優勢的,又佔地利優勢,按理守城戰慢慢耗死曹操即可,但是愣是被曹操連破汝南和壽春兩座堅城!

 原因何在?就只是簡簡單單的曹操用兵如神?

 非也!袁尚看到淮南的景象後意識到,袁術將來面臨的敵人不是曹操也不是漢獻帝,而是民心之戰!

 攻打淮南曹操是用計策最少的一次戰役,因為全是攻城戰,沒有特殊的計謀,就是拼戰鬥力和戰鬥意志。

 淮南守軍不願意為這麼一個殘酷的不拿百姓當饒皇帝去打仗去拼命!

 也就是袁術戰略戰術上即便都很完美,最終還是會完敗!因為民心不在!

 一念及此,袁尚又恢復了信心。雖然自己客觀上間接啟發了袁術一些戰略上的佈局,但是核心本質的生產力問題,民心向背問題,一個政權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袁術完全忽略了!他現在越是戰略上的完美,越是滋養了他驕縱放縱,追求物質奢靡,輕賤民生與生產的心思!

 袁術到頭來,必敗無疑!

 曹操的轄地袁尚是去過的,曹操對官僚和敵人玩心計弄權謀,但是在恢復農耕生產,保障農業與治安可是非常用心的。不消別的,曹操轄地沒有見到任何的山賊匪寇!到了徐州、淮南,呂布和袁術的地盤反倒各種賊寇橫行,廖化,周倉,劉闢、龔都這些佔山為王之人十分的多。可是曹操轄地幾乎沒有聽聞盜匪山賊,老百姓稅賦也不高,在農忙之時,曹操從不徵兵和擾民。後來曹操還率先進行屯田政策,兵農一體,保證生產和民生。

 袁尚忽然想到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對於百姓而言,誰當皇帝無所謂,只要能愛民養民鼓勵生產就校權謀是官僚和世家大族的遊戲,百姓要的就是溫飽平安!

 袁術這種徹底站在百姓對立面,而且還嚴重損害世家大族利益的當權者,別看現在風光,將來讓你拉清單!

 見到袁術後,一同在的還有閻象、楊弘和袁耀。

 袁尚看著閻象,這所謂的智囊,看不到袁術失敗的根本原因和真正風險,只關注於計謀本身,卻忘了玉璽雖然珍貴卻代表不了民心,更替代不了農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