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78章 曹軍會議(下)

 荀彧點頭稱是:“千百饒伏擊戰無關大局,但最讓齲心的是袁術稱帝。這廝若是稱帝對我們的不利影響太大!袁術稱帝,則我們手中的漢獻帝便不再是正統,我方再無攜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而且如此這般,人人皆可稱帝,只怕那時的九州下不知會冒出幾個皇帝來!因此這個事情才是關乎我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察。”

 曹操雪白的臉上變得更白了,白到有些瘮人。荀彧的話沒錯,自己最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優勢,就是手中有一個貨真價實的皇帝。曹軍兵力不如淮南與河北,武將不如呂布,富庶不及荊州,根基不如江東,唯有這皇帝在手讓曹操處處先機!從來都是出師有名,還可通過皇帝冊封的權力為自己維護諸多的資源,光進獻給皇帝的金銀寶物他便可以從中獲取一筆不菲的軍費。若有朝一日他人稱帝,誰還鳥他漢獻帝?誰還會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覲見他?

 荀攸道:“丞相可藉著這次的事情派遣使者去淮南壽春,探聽袁術稱帝的虛實。至於這個伏擊袁術的事情嘛,丞相完全可以認下來。”

 “這怎麼行?明明不是我們做的,我們幹嘛要認?于禁樂進都在營中未曾外出,哪來的伏擊?!”夏侯惇耿直的道。

 荀攸作為曹操的謀主,能在謀士的地位上蓋過堂叔荀彧和有著“鬼才”之稱的郭嘉自然是有著過人之處,不然以曹操務實和刁鑽的性情,絕不會以荀攸為謀主!

 荀攸笑笑,之後禮貌的對夏侯惇講明道理:“袁術既然派遣使者來我處,並寫下書信斥責我伏擊他的騎兵,無論我們認不認,袁術都認為是我們做的。所以認與不認是一樣的。與其這樣,我們不如認下!認下的好處比不認要多。第一,認下了,明我軍實力強大,能在淮南軍眼皮子底下潛入他們的轄地伏擊淮南騎兵,這使得袁術會忌憚我軍,白送的名聲為何不要?

 第二,認下後我方可名正言順的派遣使者去所謂道歉,正好探聽虛實,若是不認,顯得我們怕了他袁術,敢做不敢當。

 第三,認下來反而會緩和我軍和袁術的關係,不然這幾據細作來報,袁術往汝南郡方向增派了數萬兵馬,明顯是意圖我軍。當下袁術稱帝還沒有公佈,局勢晦暗不明,我們沒有必要與之交惡。即便日後有一戰,我方也可乘此機會積極練兵備戰。”

 曹操聞言,荀攸的想法和自己大致相同,於是下令,派遣使者去袁術方面“講和”,就是聽信了袁尚的話,接應他時誤傷了淮南軍隊。讓子漢獻帝寫一封安撫的書信,看袁術接不接詔!若是接詔,證明他稱帝的野心還沒有那麼大,那麼曹操可以在淮南散佈流言,袁術不想稱帝,擾亂淮南視聽;若是不接詔,那基本坐實袁術要稱帝,而且已經急不可耐!

 最終謀士劉曄主動請為使者去淮南,正好探聽虛實,並觀察淮南重鎮的城防情況。劉曄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機關術大家,霹靂車就是他發明的,而他同時也是曹操的一員謀士,儘管不及其他謀士那般出名,卻也不是凡品。

 同時,曹操命夏侯惇諸將密切關注淮南軍動向,沒準對方會伺機報復,偷襲自己一些營寨,發生一些規模的軍事摩擦,袁術肯定想要找回臉面的。

 另,曹操採納了陳昱的建議,轄地內各處關隘,擴大搜索範圍,若真的遇到冀州滲透進來的軍隊,不必請示,立刻出兵圍剿!不讓冀州兵馬在轄地內活著離開!

 會議結束後,曹操單獨留下了荀彧,其他人都告退。

 “文若啊,現在眾人都退下了,只有你我二人。你我一體己話。”曹操有些憂愁的道。

 “主公是否有憂慮?”荀彧似乎也能猜出此刻主公的擔憂。

 “袁術遲早稱帝,他從私藏這傳國玉璽我便知道他有今日,但是我憂慮的不是他,以袁術的能耐和實力,他若稱帝,猶如病重之人娶豔妻,只剩一副枯骨穿婚服罷了。袁術不足為慮。吾之所以擔憂是這次那個叫袁尚的少年郎出使淮南!”曹操眉頭緊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