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88章 齟齬沮授

 袁尚被得很沒面子,同時自己也憂心忡忡。若真的如此,曹操若敗了,河北冀州便要面對袁術和呂布的兵鋒了。

 不過袁尚也是嘴上不認輸,他和沮授辯論起來,他呂布是反覆人,這個聯盟未必會是鐵板一塊。

 沮授反駁,正是因為呂布是反覆人,所以他必然記恨曹操當初濮陽的反敗為勝,自然樂意偷襲曹操從中獲利。且聽聞袁術之子袁耀要娶呂布之女呂玲綺,呂布到時便是國丈,他為了自己利益和女兒絕不會像平時那樣隨便反叛袁術的。畢竟呂布只有一個愛女,是他和原配嚴氏所生,甚是疼愛。今日呂布若幫袁術稱帝,他日呂玲綺便是太子妃和皇后!這種關係是無法離間的!關係綁定得太深了!

 袁尚被駁得啞口無言,他也意識到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冀州必須出兵干預呂布,才能保證曹操敢對袁術用兵。這麼一來冀州就得不得不捲入一場原本可以不介入的戰爭!用這個時期發展和練兵,等中原諸侯消耗實力後再去以強打弱原本是最佳戰略。而因為袁尚的出使,使冀州大概率會面對這種局面。

 話到這,都成沮授的道理了,袁尚也從沮授的批評中聽出他對自己的不滿。

 最後的一番話,讓袁尚對沮授徹底死心了,於公於私沮授都已經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了。

 沮授對袁尚道:“依沮授之見,有番話想奉勸三公子!

 夫家族興旺有賴長子,他子以庸碌為賢,若有才幹反為不賢!春秋時,公子重耳被兄弟所累遠遁他鄉,千辛萬苦才重回晉國,是為晉文公;齊國公子白險些被兄弟公子糾所害,那便沒有春秋之齊桓公!如今袁氏昌盛,主公正值壯年,但成年公子有三,且都委以重任。然則一旦主公命不永,三兄弟則難免鬩牆之禍!因此三公子當以無為而治,則可消弭未來兄弟相爭的命運。主公謀士如雲,武將如林,三公子大可享受紈絝,快意人生,瀟灑歌舞姬妾。

 沮授冒昧相勸,三位公子都有才能反倒不如一人有才能,兩位無才能!若是三公子以家族為重,以大局為重,大可不必平日如此費心勞力的為主公籌謀,重任交予家中嫡長兄即可!

 沮授只為公不為私!今日之言與三公子,來日吾也將把此念進諫給主公,勸主公以譚公子為長為主。三公子如有古之風範,應當急流勇退,避免兄弟之爭!”

 袁尚聞言後便起了殺心!

 這算什麼?!

 這不就是沮授勸袁尚放棄奪嫡,退出競爭,哪怕自己有才幹也要顧全大局,防止出現兄弟相爭的局面?

 袁尚一旦退出,袁譚就沒有競爭者了唄,自然而然的就是袁氏的繼承人了唄?

 若是如此,袁尚還穿越過來幹嘛?就為了讓出地位和權力,讓袁譚上位?

 少他媽拿道德綁架自己!什麼狗屁“夫家族興旺有賴長子,他子以庸碌為賢,若有才幹反為不賢!”,女子無才便是德,改為了非嫡長子無才便是德了唄?

 沮授明顯是在自己走後接受了袁譚的籠絡,沮授既明確袁尚得到才華,又想袁尚放棄奪嫡和手中的權力。這已經不是就某件事意見不合,批評指責的事情了。而是立場問題,站隊問題了!

 而且沮授不但要勸自己隱退,還要向袁紹提出這種建議,削弱自己和袁熙的權勢,之後加強袁譚的實力,防止出現今後三兄弟爭權的事情。

 不論這個事情沮授得對不對,他都觸犯了袁尚的底線!

 袁尚想奪嫡就得勾心鬥角的打壓袁譚和袁熙,尤其是袁譚!哪怕袁尚自己成為一個大惡人,大壞人,他也必須這麼做!不然呢?袁尚退出歷史舞臺?(就算袁尚想,作者也不能這麼辦啊,那直接完結了)把主角換成袁譚?)

 沮授的一番話是道德綁架,是殺人誅心!

 而背後的袁譚利用他長子的身份和對沮授性格的瞭解,知道用道德制高點去勸沮授反對袁尚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此時的袁尚不怒反笑,他對沮授已經沒有什麼可的了。於是便告別,而心中已經下決心執行許攸的下三濫計謀了。沮授的確該被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