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34章 沮授被抓

 袁尚恰巧在巡查城防時來到北城,看到沮授被關在木頭的囚車中,由一隊士兵押解。為首的士卒見到袁尚後向他彙報,這隊士卒是顏良的親兵,因此在鄴城中見過袁桑沮授因為涉嫌洩露軍機給公孫瓚以及貪墨糧餉被顏良文丑擒獲,經奏稟主公袁紹後,奉命把沮授押解回鄴城。待主公袁紹戰後回來再做處置。

 袁尚和木頭囚車中的沮授四目相對,前者目光不免惻隱之心,因為眼前的沮授顯然被“優待”了,又黑又瘦,還有一些皮外傷;而後者的表情依舊倨傲,頗有風骨,沒有任何的求饒之色。

 “沮授先生!”袁尚躬身施禮。

 “三公子又何必惺惺作態。我被顏良文丑陷害,又被許攸人在主公面前進讒言,這些都是拜公子所賜!不過也證明了沮授眼光之毒辣,早早看出你不是仁主,用的皆是下三濫的手段,用的人也都是利己人!實在不及長公子袁譚那般有仁者之風。”沮授氣質風骨俱在,即便是籠中囚亦是慷慨激昂。

 袁尚一瞬間都有些質疑自己的人品了,人家沮授罵得一點沒錯,針對沮授的打擊活動,就是袁尚集團給他挖坑陷害的。

 最初,沮授當初在中軍大帳和袁尚辯論時因為冒犯了袁尚,被袁紹責罰禁足。後來袁尚聯合顏良文丑還有許攸一起製造陷阱。

 袁尚先是“沒有私心”的向袁紹舉薦沮授去給顏良文丑當軍師,沮授受命只能前往。

 之後顏良文丑在軍中誣陷沮授,具體的誣陷方法也是袁尚給設計的。故意買通沮授身邊的軍士,弄了一些沮授的手書,之後讓顏良文丑把這些手書的主要內容故意塗抹,之後以抓姦細之名全營大搜查。沮授被翻出來這些塗抹痕跡的手書,便是他通敵的罪證,汙衊沮授知情後來不及燒燬這些手書(夏營帳沒有明火),只得用墨汁塗抹掩蓋罪證。

 同時在大搜查過程中還搜出很多金銀,恰好搜出的金銀就是賬目上虧空的金銀,坐實沮授貪墨軍餉。當然這些金銀都是顏良文丑命心腹士卒偷偷藏在沮授帳篷內的。

 沮授洩露軍機罪和貪墨軍餉兩個罪便在袁尚的設計下有理有據的被揭發了,顏良文丑便羈押了沮授。之後把“罪證”連同二將的辭彙成一封書信,一併寄給許攸。

 顏良文丑作為先鋒大將,軍營在抵近幽州之地的滄州大營,而袁紹的主力大軍在渤海郡駐紮,袁譚也帶著他的軍隊一併在渤海郡。

 許攸後來一直跟隨袁紹身邊,以許攸的才智,同行的辛毗辛評是比不上的,因此許攸成為這個階段袁紹的謀主。當然這也是袁尚促成的。

 許攸拿到顏良文丑提供的證據後,便開始進讒言,現實壓下信兩,這兩他不斷的沮授的壞話。之後安排兵士在袁紹因他挑唆對沮授十分不滿時,再裝作炎顏良文丑的信剛剛送到。袁紹閱信後大為震怒!差點就下令回覆顏良文丑把沮授斬首!

 這時辛毗辛評二人拼命給沮授求情,後來一併和袁紹匯合的袁譚也來求情,袁紹這才沒有下令立刻處死沮授。

 許攸見袁譚在,怕沮授如果押解到渤海郡,難免袁譚會力保沮授,加上辛評辛毗的調查,難免會查出陷害沮授的紕漏來!因此許攸以沮授此人“不祥”為理由,他會影響大軍士氣,所以建議袁紹把沮授押解到鄴城,待袁紹大軍凱旋後再做處置。

 袁紹是十分迷信的,對軍隊士氣十分看重,再加上許攸好幾的耳邊風,對沮授深惡痛絕,因此便按照許攸的方法處置沮授。袁譚見暫時不殺沮授,也不便再行勸諫,惹惱了父帥可得不償失。

 一番陷害和波折,沮授便被押解到鄴城了,他清楚,自己回到鄴城就是個死,因為鄴城如今是袁尚的地盤勢力。袁紹回鄴城之前,袁尚有大把的時間搞死沮授。

 可以模仿他的筆跡,之後把他做成畏罪自殺的樣子;也可以讓沮授“染病”,一命嗚呼。總之,在鄴城,沮授沒有活路。

 袁尚便特別讓周倉安排沮授下獄,並且派親兵看守,不準任何人接觸沮授,想接觸沮授的人員名單也都統統記錄下來,方便秋後算賬。同時,袁尚下了死命令,只要不是自己親自來釋放沮授,就算有主公袁紹的書信都不能放了沮授!防止有人以袁紹的名義去解救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