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41章 歸鄉之路

 再次見到主公,趙雲是五味雜陳,首先是他自己的冤屈,其次是想證明自己的決心,再就是表達自己對幽州戰況的焦慮。

 然而公孫瓚在聽過趙雲的辯解後,依舊是半信半疑。公孫瓚雖然知曉趙雲的為人,但是在如此多不利趙雲的因素後,他實在是不放心把趙雲從牢獄中放出來!一旦自己看走眼了,趙雲真的投靠了袁氏,那麼趙雲的危害就太大了。趙雲跟隨自己多年,知曉北平郡的防務,加上武藝高強,一旦他打開某個城門,迎接顏良文丑大軍,那北平郡頃刻間便會傾覆!

 公孫瓚實在無法冒這個險,同時為了軍心,他也不敢放趙雲出來,因為怕犯眾怒。

 大眾瞭解的,都是他們看到的,都是袁尚和荀諶精心安排過的,所以幽州軍民此時都把趙雲當做投降之人,因此軍隊上下對趙雲都是十分憤恨的。大眾的腦子很簡單,被輿論導向帶著走,有敵人送禮的肯定是奸細,和敵人吃飯喝酒的肯定是投降的軟骨頭。

 這也不能怪別人,只怪當時趙雲輕信了袁尚的邀請,他一介武將又年輕,哪裡知道參加四公子會有這麼多的彎彎繞?

 趙雲只要敢來,他的名聲便在荀諶暗中主導的輿論中毀掉了。

 公孫瓚還指望自己的軍民為他賣命守衛北平郡呢,所以民憤所向的趙雲,他是萬萬不能放出來的。

 即便趙雲請纓上戰場大戰顏良文丑,公孫瓚也不敢讓趙雲出來。他看過趙雲從袁尚那得到的寶馬“照夜玉獅子”,的確是萬中無一的好馬。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一見此馬便十分高興,於是已經把趙雲的馬據為己有了。

 況且趙雲一旦有了長槍和馬匹,兩軍陣前他直奔敵軍投降豈不是嚴重動搖幽州軍的軍心?

 總之公孫瓚不殺也不放趙雲,只把他關在北平郡大牢鄭

 顏良文丑領軍直逼北平郡,在三十里外紮營,他們接到袁紹和袁尚的雙重命令,讓他們鎮守大營阻擋公孫瓚西進的援兵即可,但不可主動攻城。平日裡除了給北平郡軍事壓力,就是積極儲備攻城的器械。

 顏良文丑看著兩份命令,只得遵守軍令。原本二人是想即刻攻城的,一舉拿下北平郡成為掃北的最大兩個功臣。

 然而袁紹軍令如山,袁尚的信中也好言相勸,二人只好不主動攻城。他們的任務就是把北平郡的主力困在城中,這樣袁紹那邊就毫無壓力的清掃幾個郡縣即可。

 再袁紹的西側戰線,可謂是連戰連捷。

 薊城郡原本有守軍兩萬,面對袁紹的七萬大軍本可以一戰,但是許攸早早的把公孫瓚已死的消息放出來,幽州全境已經被佔領。最主要的瓦解人心的還是薊城郡和涿郡已經完全失去北平郡的消息和軍事支援。

 袁紹屠滅滄州的幽州軍的戰果顯現了出來,如果單純奪地為目標,勢必漁陽郡的交通和消息不會中斷。只有把滄州大營的有生力量全部消滅掉,才會讓幽州東西兩側的消息徹底斷絕!

 薊城郡太守是公孫瓚的舊部,田楷,對公孫瓚忠心耿耿。怎奈麾下的士卒卻士氣低落,不斷有逃兵出現。儘管田楷對內部進行嚴加把控,但不想抵抗的思潮還是在薊城郡流傳開來。

 袁紹此時全部發力,七萬大軍分為三個梯隊,不分晝夜的攻打薊城郡。而大軍的糧草可以通過佔領的漁陽郡源源不斷的送往幽州的東西兩側!

 負責後續糧草押送的是高幹和蔣奇,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也算是嫡系部隊,因此糧草之事也是十分盡心。

 不得不袁尚戰略中率先佔領漁陽郡是一個巨大的亮點,以漁陽郡為支點,袁紹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終於薊城郡在被袁軍七萬之眾圍攻五日後陷落,兩萬守軍,一萬五千戰死,五千投降。田楷自殺殉主。

 儘管薊城是戰國時代燕國的首都,有著數百年間不斷加固的城池,但在軍心渙散,和袁軍的全力攻打之下,還是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