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76章 奇兵破城(下)

 至於為何許攸認為袁譚無法截殺公孫瓚,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袁譚真心不行!他的軍事才能,人格魅力,智慧程度都不咋滴,除了他是袁紹的長子這一身份,其它地方,袁譚一無是處!袁譚心胸狹隘,任人唯親,打仗的時候也不夠果敢勇猛,即便這次袁紹給袁譚三萬大軍讓他截殺公孫瓚,許攸還是覺得袁譚沒有這個能力! 

 其二,公孫瓚論戰鬥能力不容小覷!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騎兵更是百里選一的好手,而且裝備十分精良。當年若不是鞠義以戰國時代魏武卒之法打造的專門對抗騎兵的先登營一舉擊潰白馬義從,袁紹後來還真不見得能戰勝公孫瓚!這也是為什麼鞠義後來如此驕傲跋扈的緣故,就是因為他的先登營立下了左右戰局的汗馬功勞。且這次戰役,公孫瓚八成會因為城內張合奇兵而破城,只能逃走。但逃亡路上,以公孫瓚之勇武,想殺出一條血路,如果沒有顏良文丑這等級別的武將,一般軍隊和尋常武將還真的沒法搞定公孫瓚! 

 因此許攸索性把這塊“蛋糕”扔給了袁譚,因為這份功勞看起來是蛋糕,其實是燙手的山芋。 

 且說公孫瓚在拜別關靖後,攜兒子公孫續率領白馬義從往北門趕去。騎兵速度極快,不多時就來到北門,之後公孫瓚命北門的守軍去南邊支援關靖阻斷袁軍追擊,之後率領騎兵大軍出北門往北平郡方向撤退。 

 然而剛出北城門不多久,公孫瓚便遭遇袁譚的截殺大軍,三萬人的步兵。 

 袁譚早早的令三萬大軍包圍了北城門外的區域,派出弓箭手和刀盾兵的陣線,不過可惜的是袁譚的準備工作不足,他沒有設置拒馬樁!拒馬樁對於騎兵來說是最不願見到的障礙物,會極大的限制騎兵的移動,而且一旦失去控制讓戰馬誤撞到上面,因為衝擊力,馬匹會收到巨大的傷害。因為拒馬樁的前端都是尖刺甚至綁上利刃的。沒了此等限制騎兵的利器,袁譚很難真正圍堵住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作為幽州軍的王牌,雖然並非重騎兵,但是戰鬥力不遜色於虎豹騎!虎豹騎的特點是重裝騎兵,以絕對的力量進行衝陣碾壓敵軍。而白馬義從的特點則是速度與機動性,因為沒有裝備重裝鎧甲,所以馬的速度更快,且騎兵在戰馬上的動作空間會更大。白馬義從即便在亂戰中依舊十分厲害,而重騎兵一旦陣型被打散失去動能後的殺傷力銳減。 

 戰場上沒有萬能的兵種,只有兵種之間的相互剋制和相互配合。單一兵種的戰爭上限是有限的,所以大型戰役都是多兵種的聯合作戰,弓箭,騎兵,步兵。步兵又根據武器裝備不同,分為盾兵,長槍兵,等等。各有各的長處和優勢,應對不同的戰況。 

 公孫瓚此時心中充滿了悲憤和憤怒。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決心,一股強烈的求生欲湧上心頭。在這個危急關頭,公孫瓚毫不猶豫地下令猛攻袁譚的本陣! 

 公孫瓚手持著一柄狼牙槊,英姿颯爽,一馬當先衝向袁譚大旗。別看公孫瓚已經年近五十,但他的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彷彿是一頭勇猛的雄獅展開了衝鋒。身後的公孫續緊隨其後,快馬加鞭,手中一杆鐵槍亦十分兇猛!他們父子二人如同一對勇猛的戰士,決意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白馬義從看到主公身先士卒,士氣大振。他們騎著白馬,身披鎧甲,跟隨在公孫瓚和公孫續身後,奮勇向前。他們目光堅定,心懷忠誠,為了主公和殺出一條血路而戰。 

 袁譚大軍見公孫瓚率領著士兵衝向自己的本陣,頓時士氣動搖。他們驚恐地看著幽州軍的傳奇部隊白馬義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殺過來,彷彿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袁譚大旗在風中招展,但面對公孫瓚的兇猛攻勢卻顯得有些搖搖欲墜。 

 袁譚雖然在前端佈置了大量的盾牌兵想阻擊敵軍,怎奈公孫瓚驍勇異常,白馬義從也十分有作戰經驗。公孫瓚一人一馬竟然直接跳過盾牌兵的陣盾牌,殺入袁軍的後排!袁軍士卒大驚,公孫瓚一席白馬猶如天神一般。公孫瓚一根狼牙槊舞動起來是腥風血雨,跳過來的同時,胯下白馬撞飛一人,手中大槊刺死一人。之後橫欄大槊,無情一掃,周圍又有五名袁軍士卒被打飛!這便是厲害的武將藉助馬的衝擊力發揮出的攻擊水準!馬匹帶給武將的動能在公孫瓚的狼牙槊揮舞期間全部傾瀉在袁軍士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