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78章 文丑截殺(上)

 袁紹其實早有後手,他聽從許攸和袁尚的建議早早的便讓顏良文丑在公孫瓚撤離北平的道路上進行埋伏和阻攔。袁紹本來也想給袁譚一點機會展示自己,畢竟他也聽到一些聲音,批評自己過度寵愛三兒子袁尚,而疏於對袁譚的教導。所以這次許攸建議漁陽郡圍城戰中讓袁譚在公孫瓚的逃亡道路上進行截殺,而且給他三萬人的兵力,這些兵都是袁譚自己從平原郡帶過來的。 

 不想袁譚的能力太差,以三倍兵力依然無法封堵公孫瓚的逃亡,相反竟然被對方給擊殺了五千士卒!這種拉胯的戰績,廢物一樣的能力怎能讓袁紹不惱火。同樣是自己的兒子,怎麼老大就這麼不給力? 

 袁紹立刻命傳令官給顏良文丑方向傳令,要他們務必拿阻截公孫瓚父子,並且不論生死都可以。而顏良文丑如果拿下了公孫瓚,則需立刻前往北平郡,用公孫瓚本人或者他的屍首撬開北平郡的城門。只要公孫瓚被抓或者死掉,北平郡則必然會被攻陷。 

 另一邊袁紹派出淳于瓊呂威璜還有張合,二次發兵薊城郡和涿郡,再次佔領這些地區。並且要求這些地區暫時是軍事管制區,等大戰結束,完全佔領幽州後袁紹回鄴城後會再往這些地區派遣官員接手。三將領命而去,而此時許攸心中略有幾分擔心,就是如此一來恭維袁紹的便只有大公子袁譚及他的部將了。顏良文丑又在北平郡方向阻擊公孫瓚,所以袁紹身邊是較為空虛的。 

 一旦袁譚有不仁的念頭,袁紹幾乎是束手就擒。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畢竟袁紹是袁譚的父親。而且袁譚即便手中有兵有將,但是這些兵將都是聽命於主公袁紹的,再者袁紹自己還留有除了袁譚帶來軍隊外的數萬士卒。料想不會出什麼紕漏,畢竟是父子。而且袁紹又掌握著絕對的權力。 

 不過許攸還是為了安全起見,勸袁紹二次派遣袁譚去追殺公孫瓚。一來這樣繼續給公孫瓚身後的壓力,二來也調離袁譚的兵將保證袁紹的絕對安全。 

 袁紹也認為需要繼續追殺公孫瓚,於是採納了許攸的建議,命袁譚戴罪立功追殺公孫瓚殘部。 

 隨著戰事的發展,壓力來到顏良文丑這邊,袁譚放走了公孫瓚,這二將可不能放過如此大的功勞。可見袁紹整個幽州攻略就是為了最終擊殺或者生擒公孫瓚而準備的!顏良文丑也是打起十二分精氣神誓要拿下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 

 袁紹這邊一直保持著和顏良文丑大軍的聯繫,自打攻打漁陽郡那天,顏良文丑便已經截斷公孫瓚的歸路,並且一天十二個時辰,派出五百名士卒作為斥候,密切關注公孫瓚殘部的動向。所以幾乎是第一時間,顏良文丑掌握了公孫瓚逃離漁陽郡的消息。而且知曉了袁譚也在其身後追殺,若是不想功勞被袁譚搶走,顏良文丑就得從速的搞定公孫瓚殘部。 

 而公孫瓚也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回北平郡老巢。首先這次從漁陽郡出逃,公孫瓚背後沒有物資補給供應,騎兵們只攜帶了隨身的口糧和水,這點物資也就是剛剛能撤回北平郡的物資,還得省吃儉用。大軍一旦斷了糧草,即便白馬義從戰鬥力再強,餓上兩頓飯也都綿軟無力了!就算人還能戰鬥,馬沒有了草料也跑不遠啊。白馬義從突圍之後還有八千騎,單單馬的吃食就已經很成問題了。 

 而漁陽郡周圍還有袁紹的大軍,各個縣城都被控制著,糧草這些物資都被搜刮一空,所以不想被餓死,不想被袁軍追上殺死,就得以最快速度逃到北平城中!那裡有數年公孫瓚積攢的糧草物資,北平城更是一座堅城。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顏良文丑的大軍早已鎖定了公孫瓚的動向,四萬大軍開始對其進行合圍。二將手中都有騎兵,分成兩隊前去阻攔,只要有一支隊伍纏住公孫瓚,剩下的大軍便可以將其合圍! 

 再說公孫瓚父子,此時的他們已經知曉自己是被袁紹用天子詔令誘騙出北平郡,而且也估算到通往北平郡之路將會有敵軍截殺。而身後還有袁譚大軍的追逐,在絕對的劣勢之下,公孫瓚也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雖然昨夜僥倖從漁陽郡逃出,但是公孫瓚已經感覺到大勢已去,自己現在是窮途末路了。只剩下一腔孤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