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97章 暗子甘寧

 袁尚這邊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做,當下能夠完全信任和有能力給自己建議的便只有賈詡了。

 賈詡在未出徵之前便一針見血的對袁尚指出,袁譚作為鄴城守城大將始終是一種威脅。儘管現在袁尚看上去掌控大局,已經是代表袁氏出征的統帥了,但是畢竟袁紹沒有下令傳世子大位,況且袁譚還是具有一定的軍事能力和有一定的將領人才,因此這次出征對袁譚必須要有提防。

 袁尚也表示認可,不過他知道袁譚並無韜略,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個人魅力都遠不及自己,況且袁尚也留下了許攸在鄴城。

 最重要的一點是袁紹只是生病,沒到病入膏肓的程度,休養個三五月就能恢復正常了,還沒到臨終託付的時候。只要有袁紹在,袁譚也就翻不出什麼花來,畢竟袁紹在北方三州的統治力和號召力是無與倫比的。

 賈詡卻依舊堅持讓袁尚派心腹之人去往幷州,與幷州的高覽,廖化,關平,尤其是田豐進行溝通。要他們從鄴城西線時刻關注袁譚動向。如果袁譚老老實實的,那麼幷州兵馬也不動;若是袁譚有不臣之心,幷州之軍當先斬後奏。

 袁尚想來賈詡也有一定的道理,後方的穩固還是需要兵力支持的,因此袁尚聽取賈詡的建議,派出關寧秘密前往幷州。先去安陽大營見廖化和關平,這二人是自己的嫡系部隊,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敢於先發制人!之後讓關寧去見高覽和田豐,這二人雖然支持自己,但是可能礙於形勢未必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不過袁尚還是認為賈詡多慮了,此時的袁譚再無能力和手段與自己爭繼承人的位置。此時最重要的還是袁尚是否能夠順利拿下濮陽和徐州。若是凱旋而歸,世子之位不在話下。

 呂布軍畢竟驍勇,陳宮也是有韜略之人,此戰並不易。

 出征儀式後,大軍行軍,袁尚在路上來在賈詡的馬車內和他商議軍情。

 賈詡眼光賊尖,上來就問道:“主公今日出徵為何不見甘寧將軍呢?”

 袁尚點點頭:“文和先生計策毒辣,眼神也毒辣。甘寧將軍已經在兩日前秘密出發了!”

 賈詡攆著鬍鬚,試探的說道:“主公此事是瞞著在下嗎?”

 袁尚點點頭:“我不僅瞞著先生,還瞞著所有人。就連甘寧自己也是在點兵出發後才看到我給他留的錦囊,他才知道到底要去哪裡。而且要幾天內到達!”

 賈詡用讚許的目光看著袁尚,不禁讚道:“主公之睿智真是世間罕有。當日大將軍攻打幽州,主公便以婚禮之事麻痺了幽州將士,甚至是瞞了曹司空。之後突然襲擊,幽州軍面對袁軍絲毫沒有防備,猶如是晴天霹靂。今日主公大軍聲勢浩蕩的出征,更是吸引天下目光,不想一支奇兵早就提前秘密而出。這支隱藏在主力大軍影子下的奇兵主公是想讓他們做什麼呢?”

 “根據形勢而定吧。甘寧率領一萬精兵秘密潛入兗州,之後藏好,當我與呂布交戰時,再根據具體情況來用。總之一枚暗子,一定有發揮它最大作用的時候。”袁尚還把甘寧的行進路線告知了賈詡。

 甘寧的一萬精兵走的是陽平郡——範縣——渡黃河——鄄城——濮陽郡的路線。全程多走了三百五十里路,繞過所有人的視線,來到了濮陽郡的東側!

 賈詡不禁有兩個疑惑:一個是糧草問題,一個是將領問題。

 糧草問題是擺在眼前的,甘寧的隊伍僅靠自己的糧草也就剛剛能到鄄城,最多逼近濮陽郡就會糧草斷絕了。如此一來甘寧豈不是成為了死棋?!

 袁尚笑了笑:“吾給甘寧的幫助是不大,僅是讓他的士卒隨身多帶些糧草,而且後續的糧草支援並沒有!”

 “那甘寧之軍如何為繼?”賈詡驚道。

 “沿途搶掠唄!還能怎樣?”袁尚壞笑道。

 賈詡的腦子在飛轉,盤算著濮陽周圍的複雜環境,過了許久說道:“妙啊,此時的濮陽是可以搶的!”

 袁尚笑道:“先生試講一二。”

 賈詡開始談自己的見解。甘寧之軍數量不大,只有一萬精兵,所以只要所過之地皆有少量糧草便可補充度日!陽平郡和範縣雖然是曹操轄地,但是曹操早已放棄此地,所以必不會有曹軍守備,甘寧的奇兵只管去搶當地的糧食便好,也不用搶很多,夠兩三日吃的便可!何況濮陽當地的官員和世家早就知曉曹操把濮陽之地獻給了袁紹,袁熙剛剛還代表袁紹去過。所以甘寧此去不會缺糧。一旦甘寧過了黃河,到達鄄城,可以繼續以此法在鄄城以及東邊的東阿縣搶糧食。

 總之這一路是餓不死甘寧的!

 之後賈詡恍然大悟!他佩服的說道:“怪不得主公要甘寧去執行此任務!哈哈,非他莫屬啊!他甘興霸本就是水匪出身,在水裡能搶得,在地上有何不能搶?在荊州能搶,在兗州一樣搶!他這一路搶糧而行,主公真是知人善用啊!”

 袁尚品了品話裡的滋味,佯裝不悅:“文和先生好像不是在誇獎本帥啊,而像是挖苦我和甘寧將軍!”

 賈詡連忙施禮,並誠心說道:“非也非也!臣是真心敬佩主公之識人之

明和運籌帷幄!”

 袁尚立刻笑起來,賈詡這才知道剛剛是袁尚故意裝生氣,同自己取樂。

 “不過甘寧這一行,我也有賭的成分,一方面賭甘寧能搶到糧食,另一方面賭被搶的各地官員不會向呂布的軍隊告發。所以我讓甘寧搶完之後安撫當地官員和世族,並且打下欠條,讓這些官員和世族派人來找我大軍拿糧食。這樣算是能掩護甘寧一番吧。”袁尚也有一些憂慮。

 賈詡說道:“吾認為濮陽之地的官員和大族不會去向呂布的軍隊告發。我河北袁氏乃是名門望族,有信有義,剛剛又平定了幽州。濮陽之地早又被曹操割讓,這是眾所周知的。我猜這些當地官員和大族反倒會以此為功勞來攀附主公呢。

 再者呂布乃天下小人,部署又多為董卓舊部,濮陽之官員大族必然心中厭惡和畏懼,定不會向他們通風報信。且夏侯淵已經打算放棄當地,官員們也不會再對他們盡忠的。”

 袁尚點點頭,表示認同,不然他也不會去用甘寧和一萬精兵做賭注了。

 袁尚的戰爭理念與諸葛亮不同,他認為戰爭就不可能達到萬無一失的可能性,在一些博弈的元素中,的確有必要賭一把。不可能做好一切準備再開打,不可能軍隊沒有任何風險就作戰。那是理想主義者的潔癖想法。諸葛亮就是這種流派。雖然他的確很強,但是也使得諸葛亮會錯失很多天賜良機。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軍事素養下限很高,但上限依舊淹沒不過司馬懿的防守。結局依舊是無法戰勝曹魏。

 袁尚自認為是一個戰爭領域中的機會主義者,通過讓敵軍露出破綻之後痛擊之!若是沒有機會,那就必須頂著困難製造機會!袁尚心中最完美也是最危險的機會戰例,就是二戰時期的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役,美英盟軍共投入兵力45個師、各型飛機1.3萬架、各種艦艇約5000艘,傷亡12.2萬人。德軍共投入兵力15個師、各型飛機約500架,各種艦艇500餘艘,傷亡和被俘11.4萬人。戰役的勝利,為盟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奠定了基礎,徹底扭轉了戰爭的局面。從盟軍被動挨打扭轉到盟軍反攻!

 諾曼底登陸壓根就是一場賭博,這是盟軍在德國的背後開花,開闢了第二戰場。而且登陸計劃的電文已經被德國人破譯後依舊進行強行登陸作戰!

 絕對的賭徒戰役!

 而且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

 但是,結局是奠定了二戰勝利的基礎。

 袁尚如今用甘寧提前潛入濮陽之地,也算是模仿諾曼底登陸,提前在濮陽開闢了東線的第二戰場。

 因為地理的緣故,袁軍所來攻打濮陽,是從濮陽西面進攻,呂布軍隊絕對想不到,東線會有一支特別擅長奇襲的精銳部隊在暗中窺伺!

 甘寧是與張遼齊名的三國名將。成名作就是百騎夜衝曹營!奇襲就是甘寧最擅長的事情!

 之後袁尚又和賈詡聊起接下來的大戰,雖然自己已經埋下一顆棋子,但是想那麼簡單就戰勝呂布卻的確是太樂觀了。

 袁尚最擔心的是呂布傾巢而出,先一步攻佔濮陽郡,之後據守此地,同自己形成拉鋸戰之態勢。總之袁尚不想打持久戰,他的野心可不僅僅是徐州!而是在儘快拿下徐州後,偷襲曹操和袁術,一舉拿下三個諸侯!

 袁尚奉行的是那句話,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中原戰局是多方博弈的結果,抓住時機未必不能有不可思議的局面。

 這個時候賈詡進言,呂布絕不可能傾巢而出的。原因很簡單,徐州地界中還有劉備虎視眈眈。劉備在徐州頗具民心,雖然蝸居在沛城,但是麾下也有近一萬五千精兵,且有關羽張飛這等猛將。呂布防備劉備比防備曹操還盡心,因為呂布是通過不義之舉奪取的徐州,劉備一旦覓得機會一定會打回去的。

 別看劉備嘴上說不介意,自己能夠在沛城待著就很知足,但呂布又不是三歲小兒,豈會相信。所以他一定要留下足夠的軍隊提防劉備。所以分兵取濮陽一定不會有太多兵馬。甚至呂布本人不會征討。

 “文和先生推測誰人會領兵攻打濮陽?”袁尚問道。

 “據臣推算,十有八九是呂布的那位都督,高順。此人算是一等一的統兵高手,經他多年調教的陷陣營,雖然人數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攻城掠地、突破軍陣可謂是不在話下。且高順也頗懂兵法,再輔之八健將中的幾位足可以拿下本就不想守城的夏侯淵!”賈詡分析道。

 “那咱們拭目以待,看看先生的預測準不準。”袁尚笑道。

 “主公,臣有破呂布之策。想必主公也已經料想到了。”賈詡說道。

 “那先生說說看。”

 賈詡便直言:袁尚需要即刻派遣一員能說會道之人去見沛城的劉備,邀請他合力攻伐呂布,只要劉備出兵,勢必分散呂布兵力。屆時袁尚擁有絕對壓垮呂布的兵力,攻城時再用墨工坊的器械,料想徐州可定。

 袁尚則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此時再去聯合劉備已經

十分困難了,只怕徐州境內早已經嚴查路人,想派人見劉備十分困難。而且袁尚還擔心劉備一旦參與到這場戰鬥中,他只怕會成為徐州之戰的最終受益者。

 劉備在徐州頗有人望,他的大舅子糜竺更是徐州鉅富,一代巨賈!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後來被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只要給劉備機會,他便可以藉著糜竺在徐州的勢力,頃刻間吞食袁尚打敗呂布的勝果。那個時候徐州到底是姓袁還是姓劉?

 不但如此,袁尚作為穿越者,深知劉備之強大,乃當世之英雄也!對比呂布,袁尚更想在徐州之戰剿滅劉備!

 呂布可以逃,可以不趕盡殺絕,但是劉備必須得死!若他逃了,不出幾年就會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山。那個時候想平定天下可就難了!只要殺了劉備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情了!

 沒了諸葛亮,誰人還能和袁尚抗衡呢?

 周瑜?曹操?或許這二人有實力,但都比諸葛亮好對付的多!

 很多話袁尚沒法和賈詡言明,總之他傳達一個信號,徐州之戰不但要滅呂布,還得滅劉備。甚至暗地裡,滅劉備比滅呂布更重要。

 賈詡即便再睿智,也是三國當代之人,不是穿越而來。他對袁尚的這一決策十分不解,劉備在賈詡眼中只是一個婦人之仁的傻瓜蛋而已,陶謙三讓徐州而不受,並且接納走投無路又臭名昭著的呂布入徐州,最終反被呂布奪了徐州。

 劉備這種人為何自己賢明的主公會如此忌憚?視為第一大敵!賈詡是百思不得其解。

 袁尚把如何除掉呂布和劉備的策略任務丟給了賈詡,自己則去見妻子黃月英了。

 袁尚點點頭,表示認同,不然他也不會去用甘寧和一萬精兵做賭注了。

 袁尚的戰爭理念與諸葛亮不同,他認為戰爭就不可能達到萬無一失的可能性,在一些博弈的元素中,的確有必要賭一把。不可能做好一切準備再開打,不可能軍隊沒有任何風險就作戰。那是理想主義者的潔癖想法。諸葛亮就是這種流派。雖然他的確很強,但是也使得諸葛亮會錯失很多天賜良機。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軍事素養下限很高,但上限依舊淹沒不過司馬懿的防守。結局依舊是無法戰勝曹魏。

 袁尚自認為是一個戰爭領域中的機會主義者,通過讓敵軍露出破綻之後痛擊之!若是沒有機會,那就必須頂著困難製造機會!袁尚心中最完美也是最危險的機會戰例,就是二戰時期的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役,美英盟軍共投入兵力45個師、各型飛機1.3萬架、各種艦艇約5000艘,傷亡12.2萬人。德軍共投入兵力15個師、各型飛機約500架,各種艦艇500餘艘,傷亡和被俘11.4萬人。戰役的勝利,為盟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奠定了基礎,徹底扭轉了戰爭的局面。從盟軍被動挨打扭轉到盟軍反攻!

 諾曼底登陸壓根就是一場賭博,這是盟軍在德國的背後開花,開闢了第二戰場。而且登陸計劃的電文已經被德國人破譯後依舊進行強行登陸作戰!

 絕對的賭徒戰役!

 而且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

 但是,結局是奠定了二戰勝利的基礎。

 袁尚如今用甘寧提前潛入濮陽之地,也算是模仿諾曼底登陸,提前在濮陽開闢了東線的第二戰場。

 因為地理的緣故,袁軍所來攻打濮陽,是從濮陽西面進攻,呂布軍隊絕對想不到,東線會有一支特別擅長奇襲的精銳部隊在暗中窺伺!

 甘寧是與張遼齊名的三國名將。成名作就是百騎夜衝曹營!奇襲就是甘寧最擅長的事情!

 之後袁尚又和賈詡聊起接下來的大戰,雖然自己已經埋下一顆棋子,但是想那麼簡單就戰勝呂布卻的確是太樂觀了。

 袁尚最擔心的是呂布傾巢而出,先一步攻佔濮陽郡,之後據守此地,同自己形成拉鋸戰之態勢。總之袁尚不想打持久戰,他的野心可不僅僅是徐州!而是在儘快拿下徐州後,偷襲曹操和袁術,一舉拿下三個諸侯!

 袁尚奉行的是那句話,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中原戰局是多方博弈的結果,抓住時機未必不能有不可思議的局面。

 這個時候賈詡進言,呂布絕不可能傾巢而出的。原因很簡單,徐州地界中還有劉備虎視眈眈。劉備在徐州頗具民心,雖然蝸居在沛城,但是麾下也有近一萬五千精兵,且有關羽張飛這等猛將。呂布防備劉備比防備曹操還盡心,因為呂布是通過不義之舉奪取的徐州,劉備一旦覓得機會一定會打回去的。

 別看劉備嘴上說不介意,自己能夠在沛城待著就很知足,但呂布又不是三歲小兒,豈會相信。所以他一定要留下足夠的軍隊提防劉備。所以分兵取濮陽一定不會有太多兵馬。甚至呂布本人不會征討。

 “文和先生推測誰人會領兵攻打濮陽?”袁尚問道。

 “據臣推算,十有八九是呂布的那位都督,高順。此人算是一等一的統兵高手,經他多年調教的陷

陣營,雖然人數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攻城掠地、突破軍陣可謂是不在話下。且高順也頗懂兵法,再輔之八健將中的幾位足可以拿下本就不想守城的夏侯淵!”賈詡分析道。

 “那咱們拭目以待,看看先生的預測準不準。”袁尚笑道。

 “主公,臣有破呂布之策。想必主公也已經料想到了。”賈詡說道。

 “那先生說說看。”

 賈詡便直言:袁尚需要即刻派遣一員能說會道之人去見沛城的劉備,邀請他合力攻伐呂布,只要劉備出兵,勢必分散呂布兵力。屆時袁尚擁有絕對壓垮呂布的兵力,攻城時再用墨工坊的器械,料想徐州可定。

 袁尚則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此時再去聯合劉備已經十分困難了,只怕徐州境內早已經嚴查路人,想派人見劉備十分困難。而且袁尚還擔心劉備一旦參與到這場戰鬥中,他只怕會成為徐州之戰的最終受益者。

 劉備在徐州頗有人望,他的大舅子糜竺更是徐州鉅富,一代巨賈!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後來被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只要給劉備機會,他便可以藉著糜竺在徐州的勢力,頃刻間吞食袁尚打敗呂布的勝果。那個時候徐州到底是姓袁還是姓劉?

 不但如此,袁尚作為穿越者,深知劉備之強大,乃當世之英雄也!對比呂布,袁尚更想在徐州之戰剿滅劉備!

 呂布可以逃,可以不趕盡殺絕,但是劉備必須得死!若他逃了,不出幾年就會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山。那個時候想平定天下可就難了!只要殺了劉備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情了!

 沒了諸葛亮,誰人還能和袁尚抗衡呢?

 周瑜?曹操?或許這二人有實力,但都比諸葛亮好對付的多!

 很多話袁尚沒法和賈詡言明,總之他傳達一個信號,徐州之戰不但要滅呂布,還得滅劉備。甚至暗地裡,滅劉備比滅呂布更重要。

 賈詡即便再睿智,也是三國當代之人,不是穿越而來。他對袁尚的這一決策十分不解,劉備在賈詡眼中只是一個婦人之仁的傻瓜蛋而已,陶謙三讓徐州而不受,並且接納走投無路又臭名昭著的呂布入徐州,最終反被呂布奪了徐州。

 劉備這種人為何自己賢明的主公會如此忌憚?視為第一大敵!賈詡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