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99章 渡口攻略(上)

 袁尚畢竟在軍中,這趟不是出來遊山玩水的,而是出來打仗的,因此也只能提好褲子去見傳令官。而黃月英也臉變成紫色了,把衣服穿好,逃到郡守府邸的後宅去了。 

 袁尚來到前堂對著兩個婢女擺擺手,兩個婢女捂嘴笑著往後堂去了。 

 傳令官則始終低頭不敢抬頭。 

 袁尚得到消息,前方斥候早就打探清楚,高順軍隊已經在河對岸紮營,兵力約摸將近兩萬。並且高順的軍隊在對岸四處巡查,時刻關注袁軍動向,一旦有渡河行動,只怕第一時間就會有所行動。 

 袁尚讓斥候隊伍繼續偵查,並讓傳令官告知審配在渡口紮營,不得再渡河了。同時讓尹楷嚴加防守,即便夜裡也是,防止高順鋌而走險夜裡過河,偷襲營寨。 

 傳令官傳令而去。 

 袁尚則是對高順十分有好感。他本就對高順十分喜愛,他指揮的陷陣營在三國前期戰力十足,高順的人品又極好,被曹操抓了之後是慷慨赴死,也不像張遼那般多話,更不會像呂布那般求饒。高順還有一個特點,滴酒不沾,因此十分自律,軍紀也十分嚴明。他若是活到三國後期,治軍之能不亞於曹操的“周亞夫”徐晃和治軍嚴整的于禁!只是這亂世洪流,即便是名將與智囊也只能隨波逐流,生死與命運很多時候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裡。 

 袁尚對高順十分喜愛,不亞於趙雲。雖然高順的武藝不高,也就和樂進于禁一個水準,但是其它方面的軍事素養極高。高順有點戰國時代殺神白起的特點。若是能收服這個武將,袁尚在先登營後又多一個陷陣營。手中的戰爭手段和底牌就又多了一張。何況呂布是必然消亡的,不是死在曹操手裡就是亡在劉備手裡,與其這樣不如敗在自己的手中!還能把呂布的一些剩餘價值全部吸光。 

 盤點一下呂布的人才梯隊,八健將中更有張遼這等優秀戰將,還有陳宮此人,也算是不錯的謀士。袁尚和陳宮並無交集,也沒有他和曹孟德那般的恩怨情仇。所以陳宮未必不投降自己。 

 說實在的,袁尚始終想不明白陳宮這等人物幹嘛去輔佐呂布呢?袁尚穿越到三國後才知道呂布口碑差到嚇人!他帶著董卓的舊部,也沒少幹董卓軍的勾當。這麼一支殘暴的軍隊,陳宮自詡仁義之人,當初為了國家和義氣不殺曹操,卻投靠了這支軍隊。雖然他的加盟讓呂布軍隊的行徑大為改觀,但是實在是迷之選擇。 

 真走仁義路線,可以去投奔劉備啊,但是陳宮偏偏算計了劉備,趁著劉備不在,他給呂布出主意偷襲了徐州城。劉備被趕到了沛城。總之陳宮是瞧不上劉備的,也看不起曹操。 

 大概他的選擇是一種自暴自棄吧,跟了呂布。 

 翌日,袁尚協同黃月英,率領墨工坊的工匠們,在周倉五千士卒的保護下前往頓丘郡區域黃河北部的渡口。 

 黃河,中華民族母親河,奔騰不息,承載著千年文明的滄桑與壯美。當黃河奔流而過,那雄渾而浪漫的景象令人心馳神往。黃河水勢洶湧,波濤洶湧,澎湃而壯觀。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流如千軍萬馬奔騰而過,掀起層層浪花,彷彿在述說著古老的傳說和歷史。河水奔流不息,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變遷和生命的律動。 

 黃河兩岸崇山峻嶺,蒼翠欲滴。山巒起伏,雲霧繚繞,與黃河水流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夕陽西下時,餘暉映照在波濤洶湧的黃河之上,金光閃閃,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其中。 

 黃河奔流的景象雄渾而浪漫,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承載著無數英雄豪邁和傳奇故事。袁尚站在黃河岸邊,身後是威武軍隊,聆聽著水聲潺潺,眺望著波濤洶湧的景象,心靈得到了淨化和昇華。 

 可惜袁尚沒有曹操那般的文學造詣和詩歌情懷,滿腹的情感無法吞吐。 

 然而一旁的黃月英和一眾墨工坊工匠則是一個個愁得低頭嘆氣。不因別的,只因今年黃河水位上漲,水勢洶湧,想在這處渡口搭建浮橋可以說幾乎沒有可能。水流實在是太湍急了,船隻過去都要是經驗老道的船老大和水手,想搞一個浮橋,簡直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