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253章 攻心為上

 陳宮不是不知道呂布幾乎不可能勝利,而是誓死不願意投降。這是他的骨氣和氣節,也是他的執念和頑固! 

 陳宮是一個讓袁尚覺得十分怪異之人,他的人生選擇前後反差極大,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陳宮的所作所為。後來,袁尚穿越到三國之後,慢慢的才洞悉到陳宮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此番兵臨徐州城下,袁尚沒事就和賈詡一起研究陳宮。 

 袁尚認為陳宮人生前後的反差巨大,前面他可以不顧一切,放棄官爵和功勞把到手的曹操放掉,並且與他一起前行謀取一番大業。後面陳宮竟然投靠了名聲差到不能再差的呂布,而且多次算計劉備,並最終死戰曹操。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劉備和曹操都已經是魅力極大的諸侯主公了,但是陳宮就是願意輔佐三姓家奴的呂布。 

 陳宮前面為了忠義不惜以身犯險的救曹操,後面完全拋棄了名聲輔佐呂布。他後期遇到“賢德”之名的劉備多次,若真是心懷仁德,當應該脫離呂布去輔佐劉備。畢竟那個時候劉備和呂布在一個地方!有多次見面的機會。但是陳宮就是往死裡算計劉備,協助呂布奪了劉備的徐州,陳宮算是和呂布沆瀣一氣了! 

 最後死戰曹操,曹操那個時候已經是攜天子以令諸侯了,降曹就是降漢,就是歸於正統,甚至曹操可以安排陳宮如荀彧那般為朝廷效力,總之給予名聲和高官厚祿。 

 但是陳宮就是不從,寧肯死也不降曹降漢。 

 曹操沒想殺陳宮,最多就是讓陳宮服個軟,或者只要陳宮自己不去找死不去激曹操殺自己,曹操是可以把他拘禁,或者釋放的。 

 可是陳宮最後愣是逼著曹操殺自己,曹操也並非是普通人,本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梟雄,當著眾多的文臣武將,曹操只得狠下心處決了陳宮。但曹操還是下令贍養陳宮的老母親和家眷,“有怠慢者,斬!” 

 縱觀陳宮這一輩子,活得十分擰巴。好像不但是跟曹操擰著來,和命運也是擰著來。 

 陳宮為什麼這麼擰巴呢? 

 袁尚認為原因有二: 

 其一,陳宮就是擰巴的人!人生在世,千奇百怪,什麼人都有!陳宮就是那種彆彆扭扭的人,喜歡和人慪氣,喜歡叛逆,越求著他越不遂你心意的那種人。他這種人極其自我,俗世間的道德也罷,法律也罷,人情也罷,利益也罷,只要凡是不合他心意的,他統統不鳥!做事完全靠個人的好惡,完全不在乎時務。 

 其二,陳宮在捉放曹後,本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崩塌了,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陰影,讓他產生了厭世之情,而且對那些以仁德大義標榜自我的人產生了極大的反感。原本陳宮認為去刺殺董卓的曹操應該是一個人格偉岸的君子,沒想到曹操是一個濫殺無辜,心狠手辣的陰謀家。所以他最後走極端,破罐子破摔,追隨了呂布。後期的陳宮壓根不相信那些滿口大義的人了,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包括袁紹和袁術,都粉飾自己,都美化自己,都打造完美的人設。可是陳宮見到這種人就覺得虛偽狡詐,在他眼裡還不如隨性的呂布來得實在。 

 陳宮看待劉備就如同看偽君子,滿口仁義道德,其實骨子裡還是個奸雄罷了。所以他對劉備毫不留情,更沒有半點投奔劉備的意思。其實在三國時代,沒有幾個人真正吃劉備那一套假仁假義。東吳的人不吃,曹魏的人不吃,就連益州西川的很多人也是半吃不吃的,迫於形勢罷了。 

 當下的陳宮自然是擰巴的,他明知道呂布現在已經贏不了袁尚了,但是還是讓呂布死戰袁尚。陳宮這方面也已經談不上忠誠了,而是一己私慾的去借助呂布滿足自己扭曲的心靈。他不服袁尚,或者說是厭世,壓根不考慮自己的性命,但是他還拉著呂布繼續步向深淵! 

 這點陳宮是遠不如賈詡的! 

 賈詡是當看到自己主公的確打不過敵人後,便想著給主公留條後路,之後積極的為主公的鋪後路。對李傕郭汜賈詡是如此,對張繡也是如此。實力和氣運有差距,有些人註定贏不了,站不到最後,那就應該順勢而為的順應時代和為自己找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