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一期直播,農業的發展

 ……

 虞美人點了點自己辛苦做出來的柱狀圖,說道。

 [大家透過這張圖,有沒有發現糧食雖然一直在增產,但增產的速度卻是緩慢的。

 秦漢時期兩百多斤,發展了兩千年,才又加了一半。

 而到了現代,距離清朝不過一百多年後,我們的糧食產量早已經突破千斤。

 水稻、小麥、紅薯、玉米、土豆、大豆,各種主食四面開花,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多。

 就說我們種花人都離不開的雜交水稻。

 2023年,也就是今年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到3000斤。]

 各朝代眾人聞言,屏住了呼吸,難以相信自己究竟聽見了什麼。

 他們雖不懂後世的計量單位到底是怎麼個算法,也不知道後世的一畝地跟他們這個時候一不一樣。

 但他們還是能聽得懂數字的。

 畝產幾百跟畝產幾千,這他們能聽差嗎,必定不能好嘛。

 後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秦朝。

 3000斤,對於這個還是以粟為主食,產量還不太高的朝代來說,衝擊力確實是有點大了。

 嬴政手背在身後,面上是沉穩的樣子。

 可若是有人敢湊近這位千古一帝的話。

 大概會聽見祖龍較之以往略有粗重的呼吸,以及被長袖遮掩下有些顫抖的手。

 朝臣和公子們就沒有祖龍這麼內斂了,沒忍住發出陣陣驚呼。

 原諒他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這個畝產實在是太震撼了。

 就算他大秦的一畝地沒有後世那麼大,約是後世的三分之一。

 但現在的問題是,就算除去三分之二,雙季畝產也能達到1000斤。

 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數字。

 後世又是如何做到的。

 ……

 對於這個疑問,虞美人自然也不吝嗇給出答案。

 [糧食產量能在現代達到快速增長,是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而事實上,不單單是現代,古代的糧食能夠增產,也離不開這科技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