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王禎農書》

 對於這第四本,王禎表示,我全都要。

 他有底氣這麼做,並且寫的書也不是濫竽充數的寫,也跟他做官的經歷有關。

 先說王禎是山東人,卻又在安徽、江西兩省做過地方官。

 還有就是,他本人又到過江、浙一帶。

 而每逢他所到之處,他都要常常深入農村作實地觀察。

 這樣的經歷,也致使他對南北方的農業技術都有了解。

 是以,在書中,我們時常能看見他對於南北方優缺點的討論。

 如在《墾耕篇第四》中,王禎就寫道,“自北至南,習俗不同,曰墾曰耕,作事亦異。”

 其次,在《耙耮篇第五》又說,“今並載之,使南北通知,隨宜而用,無使偏廢。”

 這是不是相當認真嚴謹。]

 虞美人調出自己一早做好的ppt,上面赫然寫著,“優點一,南北通吃”。

 接著,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光看標題,就莫名給人一種,不那麼正經的感覺。

 元朝。

 王禎捂臉。

 有那麼一瞬間,他有點無法直視自己的書了。

 什麼叫做南北通吃,天幕正經一點好嗎?!

 ……

 對此,虞美人選擇誇誇了事。

 [但《王禎農書》的優點卻不只有這一個。

 它還在前人著作的基礎上,第一次對廣義的農業生產知識作了較全面系統的論述,提出種花農學的傳統體系。

 大家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不單單是記錄經驗,記錄研究,還是歸納整理。

 若是這條路能有更多人走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國就會發展出一個,依託於王禎提出的體系,種花家獨有的農業系統。

 寶子們,別不把這件事當回事,這一點真的是太重要了。

 多少農業上的進步,是在於在一個領域上,許多人一同的努力和深挖。

 當然,我也不會否認,也許早在王禎之前,我國就早已有了一個我國獨有的農業體系。

 但能夠把這個體系用言語表述出來,系統的做出規劃,統一的進行研究,也是十分重要。]

 虞美人嘴一禿嚕,她就察覺到,自己好像說出了個不那麼……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