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很及時 作品

第260章 技術分析

 這就是落腳特徵。 

 起腳也有特徵,有的人起腳的時候是腳掌用力,有的人是腳跟用力,也有的人是腳尖用力。 

 這樣的話,其實每一個腳印都是一個動態的。 

 根據腳印前中後不同的壓力變化,就能判斷出很多嫌疑人走路的特徵信息。 

 比如起步的蹬痕,在足跡中體現就是前掌痕跡深,如果在泥土地面,土就會向後移。 

 再比如起步時候的摳痕,足尖下壓,呈現月牙形凹陷。 

 陸川的鑑定分析很仔細,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完成。 

 劉國棟等人也沒有打擾。 

 和鑑定分析指紋一樣,這種工作就需要靜下心,集中注意力去做。 

 當然,和鑑定分析指紋相比,足跡的鑑定需要做大量的精細測量工作和數據測算工作。 

 以陸川的工作經驗來講,做足跡鑑定分析要比做指紋鑑定分析累一些。 

 “呼……” 

 兩個半小時後,已經快到下班的時候,陸川才終於長長呼出一口氣。 

 “搞定了?” 

 老白端過來一杯茶水,陸川接過來,咕咚咕咚喝了乾淨。 

 “差不多了,但是還得去現場看看,要不有些數據拿不準。” 

 陸川看向劉國棟。 

 對方點點頭:“剛剛打電話問過了,現場還在,應該可以去看看。” 

 “現在就去嗎?” 

 老白看了看天色,再過一會就黑天了。 

 “去吧,夜長夢多。” 

 “行,我跟你過去,老楊要回家陪兒子,我可沒啥事。” 

 “師父,那我們就出發了。” 

 “好,我給高鐵新區那邊聯繫下,張琦會派人配合你。” 

 一個小時後。 

 高鐵新區新建村村西頭苞米地。 

 四月底的海州,玉米苗剛剛長出來,還不到筷子高。 

 但是鬱鬱蔥蔥,空氣也很新鮮。 

 “陸老師,這就是案發現場。” 

 高鐵新區這邊來的人正是採集腳印的現勘,孫淼。 

 兩人認識,年初的時候一起參加市局的指紋會戰。 

 只不過,孫淼以前稱呼陸川為陸川,現在成了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