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諸 作品

第713章 雙重使命


就因為姜錦麟和東立官場的氛圍格格不入,時常被孤立,致使他在孔繼生調走後,也萌生了調離的想法,被他姑姑閆紀萍阻止住。

閆紀萍讓他好好配合荊濤工作,即便想調走,也不能在荊濤剛來就調走,起碼要等個1年半載。

只是令姜錦麟沒想到的是,荊濤跟清陽市委早就有“口頭協定”,那就是3年內,東立市的幹部不得調出。

隨著兩個人在多個私密問題上的交流,荊濤的理念和做法,逐漸被姜錦麟認同並擁護。只是他不像戴亮那樣,從不在公開場合表現出跟荊濤的關係如何密切,只在私下密切交流,甚至有過多次觸及靈魂的交流。

他們唯1觀點不同的地方就是戴亮。

姜錦麟始終認為戴亮問題嚴重,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荊濤表示,無論戴亮是否有問題,在沒暴露之前,他只要1切為了工作,從工作角度出發,就應該得到肯定和支持。

這就是荊濤1貫主張的觀點,那就是將大家的思想統1到工作上來。

戴亮是否有問題,荊濤不是沒想過。

雖然戴亮在他剛落地東立,就立刻向他靠攏,工作處處唯他馬首是瞻,跟孔繼生時期表現出完全不1樣的做法,但荊濤內心裡對戴亮是有戒心的。畢竟,戴亮跟鮑氏家族有著太緊密的聯繫。

鮑氏家族,在東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荊濤在下鄉搞調研期間,就聽到過這樣1種說法:東立因為某個家族的存在,在各個領域,影響和制約了東立發展,達23十年之久。

人們口中的這個家族,指的就是鮑氏家族。

在老鮑最為紅火的時候,不但東立新到的官員要去他家“拜碼頭”,就是清陽甚至省裡的領導都要繞道來“拜碼頭”,很是風光!

仗著這種風光,鮑氏家族更深入地插手東立的政治和經濟活動。

在人事任免、幹部晉升方面,他們有1定的話語權;在經濟領域,他們則滲透到到開發、修路、城建、學校、醫療……等各個方面。

後來,鮑氏家族仰仗的那些“上面”關係,不是離就是退,要麼就是落馬,鮑氏的風頭近些年急速衰減,無論是省裡還是市裡,其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大不如從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