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口罩

 從這個時候開始,對女子的要求就越來越嚴格了,到了南北朝時代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封閉性服飾,女子的“面衣”被也稱為"大巾"。這種服飾"大巾"更像是裹頭包巾,採用輕薄的面料製成,在遮蔽的同時也透氣透光,不阻擋視線,就跟現在中東地區的頭紗作用一樣了。 

 這樣的風氣,一直維持到唐朝,出現了圍帽,而這個圍帽的用途,發展到了另一個境界。 

 根據《事物紀原》的記載:"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幅連綴於油帽或氊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帷帽在夏日可以遮陽,擋雨,避蟲;冬天可禦寒防雪,遠行外出時能夠遮擋沙土,這種服飾倒是初步具備了口罩的某些作用,而非完全是禮儀作用。 

 衣諾穿越的這本書,設定是根據宋朝以後的,因為是架空的,人們對於男女大防看得不那麼重,女子出門是不用戴帷帽的,這裡的帷帽也是用來遮陽擋蟲避寒的。 

 也是根據這一點,衣諾思來想去的,最後才決定使用棉紗作為這一次口罩的材料。 

 棉紗抽繩口罩沒有高科技含量在裡面,但是又能有效隔絕細菌,在古代最合適了。 

 胡琴一聽也知道製作不難,欣然答應了,她做事也是風風火火的,立馬就放下手裡的活,跟衣諾回到了楊府的莊子,立馬開幹了。 

 衣諾也不浪費時間,立馬就把七喜叫過來,加上顧雲,一共四個人,一個下午就把這口罩的製作流程跟運輸安排、人員安排都敲定好了。 

 日後口罩這一塊的生產,都交給七喜去處理,暫時就胡琴跟七喜兩人制作,顧家那邊的親戚都是有錢的,不需要打工,所以後續的人員安排,還是讓萬管家去找人。 

 應該都是從在農場工作的退伍軍人的家屬裡找人的,這樣他們既能一家團聚,妻子女兒也有收入,整體的家庭收入就上去了,就不需要定國公府再發放撫卹金了。 

 顧雲跟衣諾又花了幾天,把相關的事情都安排好後,便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