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比樹高 作品

第131章 調查結果

 以前修建的這個曬壩,可沒有考慮過車子在上面行駛。 

 如今曬壩因為車子在上面行駛的原因,已經被壓得有了坑窪。 

 所以,李堯就乾脆趁著這次機會,在新房的旁邊澆了一塊水泥壩子。 

 按照李堯的設想,現在那塊壩子可以用來晾曬糧食,等以後就可以用作停車場來使用。 

 李堯很清楚,以後來往麥家屯的車輛,只會越來越多,是得考慮找一塊地方專門用來停車。 

 至於曬壩,有著前世記憶的李堯知道,這東西即將會失去它的作用。 

 現在還是大集體的年代,莊稼收完,都是統一晾曬。 

 等交完公糧和賣了相應的平價糧之後,才會分給大隊的社員,以及留一部分在大隊部。 

 現在已經是1976年了。 

 李堯知道,就在明年,《關於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通知》的文件就會出來。 

 到時候,全國也即將陸續開始實行包產到戶。 

 前世的時候,李堯記得再過幾個月,南川省對於包產到戶就會有試點。 

 秀山縣在1978年,也會實行包產到戶。 

 到1982年的時候,省裡面正式通過關於“土地下放”的決議。 

 到了那個時候,大家晾曬糧食,基本不會來大隊部的曬壩,而是各家在自家房前晾曬。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也很正常,像麥家屯大隊,而生產隊和三生產隊,距離大隊部本來就不近,糧食晾曬在大隊部,很不方便。 

 再有就是,大家對於自己收穫糧食,那是看得相當重要。 

 就在自家房前晾曬,能夠隨時看著也放心。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像麥家屯主要莊稼是苞谷的原因,晾曬糧食的習慣也逐漸改變。 

 大家的收入也逐漸增加了,都會選擇建一個“炕房”,把剛剛收回來的苞谷,直接放進炕房。 

 條件好一些的,會選擇燒煤炭,條件差一些或者不捨的燒煤的人家,則是燒柴火,以便炕幹苞谷。 

 最終,到了90年代左右,在秀山縣一帶,晾曬糧食的習慣,就已經很少了。 

 聽完李堯的解釋之後,王文軒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說道, 

 “能夠想著為集體做貢獻,你小子這事辦得不錯!” 

 事情算是基本調查完畢,李堯現在就住在大隊部,起身說道, 

 “大家稍等一下,我去把宅基地的相關材料也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