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心皇帝 作品

第12章 六國征戰

 “什麼?輸了任我處置,呀,你可想清楚了,到時我晚晚給你講鬼故事,哈哈!講完了聊齋,講鬼吹燈。”李克邦放蕩一笑,一副必贏狀。

 “你……你別得意太早,還沒分勝負呢!”丹兒急而漲紅了臉。“放心,你這母老虎我贏定了,就……就怕你到時咬我受不了,啊呀,現在就來了……喔。”面對丹兒衝上前來撲打,李克邦急地轉身,挨牆逃竄。

 三日後,魏國求助趙國無望,轉而求助於南方大國楚,楚決定助魏,採取當年圍魏救趙之策略,派大將項燕領大軍攻打齊國,齊國上下恐慌,戰敗之中迫於壓力解了圍魏之兵,魏國得救。再看趙國:

 名將李牧邊關接趙王令後,晝夜回趕,于歸途中堵殺燕軍於城外,再經浴血奮戰,每戰皆捷,盡復所陷燕軍之城池。回至趙都邯鄲城外,趙王攜百官親駕相迎,百姓更是擁塞相慶,隆重朝拜。

 這就是一代名將的榮耀,他既是軍中之神,也更是一國之神,趙國上下的保護神,有了他,趙國可安,敵兵難犯。

 “李將軍辛苦了,幸好將軍及時回來,否則燕軍就攻至邯鄲城外了,好險!”趙王難掩內心的恐懼與慶幸,在殿席中與李牧一再對飲,以示對他的尊榮。

 “謝大王,不過微臣還是來遲了,城池軍民損失不少。”居功而不自傲一向是李牧的本色,憂國憂民更是他的天職。“哪裡,要不是將軍回來,我趙國軍民不知還要死傷多少,將軍何必過謙。”居趙王下首的權臣郭開皮笑肉不笑道。

 “好了,將軍不用自責,要怪就怪寡人之王令下得不夠迅速好了。唉,寡人也料不到燕國竟如此陰險毒辣,竟想乘我趙國國力未復時一舉陷我於絕境。”趙王言畢又氣又怒。

 “不錯,燕國國君一向口頭上稱什麼兄弟之盟,舔血之約,如今翻臉不認人,說打就打,實在可惡!”“此仇不報非君子!”“大王,發兵伐燕吧,我們誓報此仇。”“對,讓他們也知道趙國的厲害,我們也不是好惹的。”“有李將軍領軍萬事無憂。”

 “此戰必捷!”“不過,我趙國自長平一戰實力真的大為減弱,如今這一戰又添新傷,即使李將軍出征,也恐……”“就是,燕軍以逸待勞,我們是否有必勝的把握?”……

 提出了伐燕之議後,朝殿一時紛爭四起,迅速分為兩派,支持和不支持各有道理,立場鮮明。

 “好了,好了,還是聽聽李將軍的見解吧。由他來說。”畢竟打仗最終要由李牧來領軍,趙王便把決定權交了給他。

 “謝大王信任,在李牧說出見解之前臣想聽聽大王之意,大王您是否真的極想借此戰挽回面子,一振趙國聲威呢?”李牧望住趙王道。

 “不錯,確有此意,如將軍能達此願,當趙國之幸。”趙王點頭道。“那好,臣必不辱王令,領軍出征,攻敗燕國。”李牧恭腕道。

 “李將軍……你可想好了,軍無戲言。雖然將軍威名蓋世,但如不能戰勝燕國,怎麼辦?損兵折將就更對趙國不利,我們拖不起呀!”郭開瞪起了怪眼,不緊不忙地說道。

 “郭候說的極為有理,此戰必捷,否則得不償失,還不如不戰!”“就是,燕國據守而戰,城池穩固,要是全面作戰,拖他個一年半載,我趙國可吃不消。”“不錯,還是慎重些好,李將軍之言……”“請李將軍三思。”……群臣聞郭開之言於是又一片猜疑猶豫起來。

 “不錯,諸臣說的也在理,將軍可想好了,此戰勝算有幾成?”趙王盯住李牧。“放心,請大王相信我李牧,要麼不打,要麼臣必克敵制勝,打敗燕國,還趙國一個公道。”

 “好,那要我給你多少人馬?”“不用再給,就憑我帶回來的三萬邊關將士可矣。”“好,那時間呢?要多久?”“很快,不超過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