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81章 貞觀的偉大和貞觀的無奈

 李世民的這個問題著實讓蕭盼盼有些為難了。 

 因為這個男人,在他的所處的時代下,真的做到了極致。 

 蕭盼盼沉默著,她在思考某種可能,某種讓唐朝在貞觀年間就實現一次大蛻變的可能。 

 只可惜,她越想越覺得難度巨大。 

 因為比起秦始皇不得不面對的形勢所迫,和朱棣時代的順理成章,作為千秋帝範的李世民其實能做的大事反而不多。 

 她開始在大腦裡組織著自己的語言,她需要讓這位千古一帝明白一些事,至於他願不願意去做,就不是她這個普通小老百姓能多嘴的了。 

 長久的思索後,她終於開口說道,“說真的,您這個皇帝當的很完美。在您所處的時代,您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除了一些具體的項目可以推進外,國家大政方面,能推進的空間其實並不多。” 

 李世民聽懂了蕭盼盼的畫外音。他很想知道那個不多的空間是什麼,不過他很有耐心,只是先問道,“哪些具體的項目?” 

 “就是之前給其他皇帝總結的那些提議,您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推動一下,特別是羊毛產業和煤鋼聯合體。” 

 李世民心中高興,隨即立刻問道,“所謂的推進空間是指什麼?” 

 蕭盼盼沉吟片刻,說道,“第一是府兵制的主動改革。”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格外吃驚。 

 “你們對府兵制的頂層設計,原本是兵丁從富強之家出,勞役從普通家庭裡來,但介於大唐立國時的戰亂,到您主政時的開疆拓土,使得這種構想一直沒有真正落實。” 

 “好在唐初的社會環境還算不錯,比如有大量的荒田掌握在皇家的手上,所以還能保證均田制的推行,同時軍功上升通道沒有貶值,故而保證了軍隊的核心戰鬥力沒有崩塌。” 

 聽到這的李世民有了不好的預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全民皆兵的制度是必然會崩潰的。”蕭盼盼頓了頓,“事實上,到了唐高宗時期,就是您兒子繼位後,府兵的身份就開始貶值了,因為他們除了要作戰之外,還要大規模的承擔徭役任務。與此同時,他們的特權待遇也開始下降。” 

 聽到這的李世民不由得一嘆,心中不禁感慨,怎麼每一個王朝都是這樣。 

 “府兵制的緩慢崩解,導致的結果就是被動的募兵制開始推行。而這種被動的募兵制,又是安史之亂髮生的重要誘因之一。” 

 李世民神色一擰,安史之亂!他不喜歡這個名詞。 

 作為皇帝和統帥,他能理解這個名詞的分量,於是他連忙追問什麼是安史之亂。 

 “這正好關係到第二點,東西對立。” 

 蕭盼盼回答道,“這是歷代王朝都要面對的情況,不是東西對立,就是南北對立。” 

 朱棣的眼角不自覺地抖了一下。 

 “這本質是地區經濟發展後必然出現的局面。歷史的治理邏輯是,如果一個王朝的首都並不在這個朝代的經濟中心,那就必然要重用該經濟中心出身的官員,作為當地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比如之前說的,明朝的朱棣必須重用南方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