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秦忠

 歷史上的夔東十三家,或稱川東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夔東四家,是明末活躍於川、鄂、陝、豫諸省的抗清軍隊。 

 隆武二年(1646)忠貞營郝搖旗、劉體純、袁宗第、李來亨等聯合抗清地主武裝王光興、譚文、譚詣、譚宏,以興、房、竹、巫、奉一帶為根據地,堅持抗清。推舉劉體純主持軍務,劃分為16營,分據川東、鄂西諸山中,邊務農邊練兵,常出奇兵襲擊南下清軍。一度擔負起三峽地區抗清大業的重任。 

 康熙元年(1662),清四川總督李國英統秦、豫、湖廣三省兵將進剿,師駐奉節。二年(1663),清軍攻佔巫山城,郝永忠、劉體純等集結眾兵,欲奪回巫山城,失利,退至羊耳山(今奇峰鄉)與臨國公李來亨、袁宗第等會合,據險固守。清軍大兵壓境,圍攻羊耳山明軍。劉體純等率眾英勇反擊,激戰數日,雙方死傷甚眾。後清軍乘霧攻擊,明軍終因糧盡援絕,袁宗第去巴東,劉體純、郝永忠退守興山、巫山諸山中。十二月,袁宗第戰死。劉體純轉戰到長壽後,全家自縊,以示永不降清。康熙三年(1664)八月,臨國公李來亨於茅麓山焚其妻子後自縊而死,夔東十三家覆滅。 

 這其中是並不是所有的所有的十三家都是抗清的義軍,主要是李自成殘部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三部在堅持,兵力加起來也就二萬多人,對付清兵十萬人,堅持了三年之久,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而且當地的土匪豪強的幾家還投降清軍,反戈一擊,導致李來亨這位孤兒出身的義軍名將最後自縊而死,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投降滿清的就是當地的地主武裝譚文等人,由此可見,在大明王朝衰落亡國之際,最不可靠的群體就是地主豪紳階層,這些爭奪利益的機先鋒,也是亡國的罪惡推手,並且是最大的一個!強取豪奪,逼反百姓的是他們,奴顏婢膝,投降異族充當漢奸賣國,背叛民族的也是他們,只要有利益,他們會給任何人或者是一條狗當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