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35章 河內收三馬

 典韋開口問道:主公,何以看中這兩小子?許褚也疑惑的看向劉和。劉和開口說道:吾觀司馬懿此人,面色冷峻如冰,雙眼凌厲似鷹,乃有鷹視狼顧之相。有此面相之人,猶如一柄雙刃劍。用好,便乃是傷敵利器,用不好,便乃是傷己利刃也。待劉和說罷,典韋許褚二人,也沒聽懂劉和之意。劉和遂呵呵一笑,然後帶二人去城外田畝,再巡視一番。 

 翌日,司馬懿司馬孚二人,便行至驛館見劉和。隨後,司馬防送別劉和一行人至城東。劉和等人辭別司馬防後,便一路往東,趕往懷縣而去。 

 過了兩日,劉和等人趕至懷縣。楊阜已然在官署等待了一日,待見到劉和之後。便將修補決堤的情況,盡數報之劉和。第二日,楊阜跟隨劉和一行人,一起前往汲縣。 

 一連數日,劉和一行人沿著黃河邊巡視。好在楊阜及時派人修補決堤處,雖然淹沒了兩個縣,近三萬田畝受損。卻沒有造成大量百姓傷亡,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過了一個時辰,楊阜領著劉和至河堤處。此時河堤附近,聚集了近萬民夫。河堤決口已然被堵住。劉和來回巡查了一番,交代楊阜儘快修復河堤。如今伏汛剛過,三月之後便乃秋汛,萬萬不可再發生決堤之事。楊阜便拱手領命。 

 此時,司馬孚望向河堤一處。然後對著司馬懿說道:二哥,快看,大哥在那。司馬懿便順著司馬孚所指處望去,果然是大哥司馬朗。劉和見狀,也朝向司馬朗望去。楊阜開口說道:那人乃是司馬家長子,司馬朗,字伯達。此番修補河堤,司馬家派來不少人手幫忙。 

 劉和聽罷點點頭,然後對著楊阜說道:天黑之後,帶其來見吾。楊阜便拱手領命。隨後,劉和一行人便離開了這裡,去別的地方巡視。 

 轉眼臨近天黑,劉和等人已然在汲縣官署。楊阜帶著司馬朗行至劉和身前,司馬朗遂拱手,朝向劉和行禮。亦發現自己兩位幼弟,皆站立在劉和身後,內心疑惑不已。 

 劉和開口說道:和聞此番修補河堤,汝帶領族內佃農部曲近千人,來此地幫忙。和代朝廷,謝過伯達了。司馬朗拱手回道:不敢當大司馬之禮,吾司馬氏世居河內,如今家鄉遭遇水患,自是該盡些力所能及之事。劉和呵呵笑道:伯達不愧少年才名遠揚之人,和聽聞汝數年前,便已在洛陽為官。如今可願再為朝廷效力? 

 司馬朗回道:大司馬但有所命,在下盡皆遵從。劉和回道:既如此,那汝便也隨和,回長安吧。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汝兄弟三人皆非常人,日後定也是朝廷棟樑。司馬朗遂向劉和,拱手行禮,答應劉和。 

 過了數日,劉和讓司馬朗兄弟三人,先行返回長安。劉和寫了一封書信,交給司馬朗。交代三人至長安之後,便將書信交予尚書令荀彧。諸事皆聽從荀彧安排。司馬三兄弟,遂與劉和在汲縣分別。劉和打算回鄴城一趟,將多蘭懷孕之事,告知父親劉虞。也不枉劉虞這些年來,滿心期盼孫兒孫女之念。 

 轉眼又過了數日,劉和三人回到鄴城。劉虞得知消息,便立馬趕回州牧府。待見到劉和之後,便詢問劉和怎突然回到鄴城。劉和遂將河內情況,告知劉虞。同時也向劉虞,言說了欒提多蘭及其有孕之事。 

 劉虞聽罷,當即大喜。讓人去告知夫人嚴氏。片刻之後,劉和母親嚴氏,行至二人身前。嚴氏開口向劉和詢問了許久。便決定動身前往長安,照看照看即將出生的孫兒。劉虞內心,也想去長安,然卻並未開口。如今河北旱災剛過,正是多事之秋。自己豈能輕易離開! 

 翌日,劉虞將呂布的情況,告知劉和。劉和便讓劉虞不必再管呂布,自己會將呂布調離鄴城。過了半個時辰,劉和行至軍營。文聘呂布方才得知,劉和已回到鄴城。便行至大帳來見劉和。 

 片刻之後,劉和對著文聘呂布說道:待今年糧食徵收之後,便進兵太行山,先將所有黑山賊,盡數剿滅。故而奉先,汝三月之後便領兵,進駐涉縣等待命令。屆時,朱靈亦會從潞縣出兵北上。麴義從常山進兵。待和領兵至河東,再北上進兵太原之時。便乃從河東,上黨,魏郡,常山四路進攻太行山。 

 然後對著文聘說道:汝自今日始,再招募一萬士卒,待將黑山賊剿滅之後,便乃是覆滅公孫瓚之時。故而,汝訓練士卒的時間,怕是不多。文聘聽罷,便拱手領命。讓劉和放心。隨後,劉和對文聘呂布二人,交代了片刻,便離開了軍營回鄴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