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蹊先生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夜色中的暴風雨

知聲而不知音者,謂之禽獸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謂之眾庶也。知樂者,此君子也。“彬彬有禮,然後君子。”此種道理,細忖起來,並不深奧複雜,古之聖賢早已告知人們。

如此說起,接受文化教育實在必要,實在重要。塑造人的靈魂,以文化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由內而外,顯示出來的內在素質值得敬仰。

遙遠的過去時代,能夠接受到傳統文化知識教育,乃是權貴富庶之家才有的權利,普通百姓極少擁有這樣的機會。

於是,後來,社會等級分化,固化。很長時間內,社會階層區分出了貴族與平民。所謂的王侯將相、四世三公等門第豪族,大多是世襲的結果。

也許不應該說其幾代人的才智都勝過其他人。當然不排除其確實有過人之處。耳濡目染,自小就接受了普通人接受不到的知識文化,人生見識廣博一些也很正常。

說到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十分重要。人人生而平等,是指生命平等,一霎那的平等。生下來,各各具有了社會屬性,便不平等了。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從先進到落後,皆是如此。人人生活在階層之中,如想突破,必將艱難。

李瑩瑩的母親是一位胖墩墩的農村女人,沒有學習過文化知識,到底有沒有進過學校門讀書,不得而知。故此,現實中,她面對那些社會地位比自己強些的人,大多帶著戰戰兢兢的態度。

那晚,她又一次來到學校。她怯怯地從學校大門的小腳門進來,瞅著校園,沒有言語,靜悄悄地,停在大門裡面頓了幾分鐘。

李二偉與她同村,自然認得她,就主動過去和她打起了招呼。論起身份地位,李二偉還是能夠找到優越感的。兩個人在大門處又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分鐘,一起朝著單宇藏方直他們走來。

她聲音低低地說了句:“單校長、方老師。”

雖然是晚上,李瑩瑩的母親還是不敢抬頭直視他倆。來自骨子裡的自卑,彷彿不只是李瑩瑩母親才有。讓單宇藏與方直找縣長對話,估計也是如此。面對強者,弱者的心態與精神狀態大致如此,沒有什麼奇怪。

李二偉緊接著介紹說:“單校長,這是俺村的,她閨女在是咱學校的,叫李瑩瑩,剛畢業。”

“哦?這麼晚了,什麼事啊?”單宇藏問道。

李瑩瑩的母親轉臉看看李二偉,心情忐忑不安,沒有言語。

李二偉對著她說道:“你自己說吧,這是校長和主任,他們最當家,能給你做主。”

單宇藏疑惑地看了看,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似的,但憑藉社會經驗,他猜到,肯定有事情。

於是,他鼓勵似地對著李瑩瑩母親說:“說吧,到底咋回事?”

此時,李瑩瑩的母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彷彿一下子找到了青天大老爺一樣,憋了一會,接著“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其一邊哭著,一邊訴說著。

原來李瑩瑩在初三畢業不久的一天晚上被吳德仁喊出帶走,至今未歸。她說到今天為止,已經整整半個月了,沒有閨女瑩瑩的一丁點兒消息。孩子是孃的心頭肉,其家裡亂成一鍋粥了,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找學校。李瑩瑩母親的哭聲由大變小,最後變成抽抽搭搭、嗚嗚咽咽。